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80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1813篇
系统科学   1129篇
丛书文集   890篇
教育与普及   3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5篇
现状及发展   285篇
综合类   29577篇
自然研究   2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297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1657篇
  2011年   1763篇
  2010年   1248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478篇
  2007年   2054篇
  2006年   1843篇
  2005年   1644篇
  2004年   1465篇
  2003年   1354篇
  2002年   1202篇
  2001年   1046篇
  2000年   1008篇
  1999年   831篇
  1998年   716篇
  1997年   703篇
  1996年   568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509篇
  1993年   459篇
  1992年   440篇
  1991年   372篇
  1990年   362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260篇
  1987年   17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3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多变量系统最小能量终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义逆矩阵的理论和Bellman最优性原理为基础,给出了MIMO系统的状态反馈型的闭型解,对最优终端控制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且通过具有零初始状态的线性定常系统的研究,导出了终端控制误差和控制能量与控制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蚕丝丝素水溶液经不同方式干燥后,所得到的再生丝素固体的微细结构,以及存放过程中丝素的结构变化,指出经30℃热风干燥或经高于-20℃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丝素固体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 I共存,在室内温度湿度环境中存放后,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 I;蚕丝丝素水溶液经-80--20℃冷冻干燥后,所得到的丝素膜的结构主要是无定形,含少量Silk II,存放过程中部分无定形结构转化为SilkI;室温放所自然形成的丝素凝胶中,丝素的结构是无定形和Silk Ⅱ共存;丝素水溶液表面膜中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较高,表面膜的结构主要是Silk I和Tilk Ⅱ结晶度高。  相似文献   
96.
为了正确地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螺旋结构并进行直观地描述 ,进而有效地分析其螺旋结构和光学活性的关系 ,根据立体化学的原理 ,提出了一种易于操作的判定有机化合物分子螺旋结构的方法 ,并用分子模型建造软件Weblab-ViewerPro4 .2作为工具 ,给出了一种分子螺旋结构三维图形表示的新方式 .通过实例介绍了存在多条螺旋线的复杂有机分子的三维模型。结果表明 ,文中提出的方法 ,将有益于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有机分子的螺旋结构理论 .  相似文献   
97.
标题化合物C14 H15O4N(3)是由 3,4 二甲氧基苯甲醛 (1) 与氰乙酸乙酯 (2 ) 在KF/蒙脱土催化下以N ,N 二甲基甲酰胺 (DMF)作溶剂反应而得 .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 ,其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n ,a =1.310 1(3) ,b =0 .80 32 (2 ) ,c =1.385 4 (2 )nm ,β =114 .2 1(1)° ,Mr=2 6 1.2 7,V =1.32 96 (5 )nm3 ,Dc=1.30 5 g/cm3 ,Z =4 ,μ(MoKα) =0 .0 96mm-1,F(0 0 0 ) =5 5 2 .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 ,使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 ,最后的偏离因子R =0 .0 398,RW =0 .0 816 .单晶X衍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为 (E)式异构体产物 ,说明该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  相似文献   
98.
装药结构对传爆药柱起爆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钝感弹药对传爆序列提出的新要求,根据炸药冲击起爆理论,研究了凹球形和半球形两种新结构传爆药柱,并对两种新结构传爆药柱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威力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传爆药柱的结构可提高其输出威力,新结构传爆药柱较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起爆威力有明显提高.研究结果对解决钝感弹药的可靠起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用解析法对双势阱分子的自发隧道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粒子的自发隧道效应周期与能级裂距成反比关系,从而对隧道效应对双势阱分子激发态的稳定性贡献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0.
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海鞘的生态特征,并按肽类、生物碱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萜类化合物类、多硫化物类等化学结构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对海鞘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显示了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为开发和利用海鞘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