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1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83篇
系统科学   148篇
丛书文集   105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现状及发展   79篇
综合类   3622篇
自然研究   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Climate change and hydrologic process response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over the past 50 years are the focus of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were found to present a monotonic increasing trend using nonparametric tests. Noticeably, a significant step change in both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occurred in 1986. By contrasting the trends of natural water process in headstream and mainstream, we found that it was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not climate change that caused the river dried up and vegetation degenera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 results of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 that the runoff of higher latitude distributing river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winter snow stocking, while that of lower latitude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summer temperature. Runoff in the headstream is more sensitive to precipitation, while that in the mainstream is more sensitive to evaporation. The strong evaporation caused by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eakened runoff to some extent in spite of the fact that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50 years.  相似文献   
82.
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研究部门合并对其余各部门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变动关系模型,为相关部门考虑合并时的价格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气象环境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南京大学的三维非静力区域边界层模式,选取典型天气状况作为代表,对北京1980、1990、2000及200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冬夏两季的城市边界层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对边界层热力及动力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夏季个例的日间尤为明显.如,由于建筑储热能力变化,地表反照率变化,导致城市表能量平衡重新分配,1980年个例较之2004年个例,夏季城市区域平均净辐射通量增加160 W.m-2.城市植被覆盖率减小,地表湿度降低,使得潜热通量最大减小81 W.m-2,感热通量则最大增加146 W.m-2.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增大,地气相互作用的加剧,夏季城市区域气温增幅最大达2.2℃.建筑物高度及密度增大,湍能增强,且影响高度增大,混合层高度增加,使水汽等物质输送加强,分布更加均匀.城市动力粗糙度增加引起的阻尼作用在风速大时较明显,北京冬季日间风速较大,风速减少最大可达2.02 m.s-1;然而冬季大气层结较为稳定,湍能发展受到抑制,湍能及通量输送的变化不如夏季个例明显;地表较为干燥、植被覆盖稀少,潜热减小及感热增加的变化幅度较小,增温变化也不如夏季个例明显.  相似文献   
84.
对华县老官台剖面190个样品的土壤pH值测定表明:pH值的变化从总体上与其他代用指标对应良好,可用于古气候环境的研究、当气候变得湿润时,植被生长茂盛,生物化学风化强烈,土壤pH值低;当气候变干冷时,植被稀疏,生物化学风化微弱,土壤pH值高.但就局部层位的对比情况看其pH值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转型期的突变方面(不像其它指标的渐变),其两个低谷均突然出现在古土壤层S^20和S^10的中部,这两个古土壤层上部和下部又突然转为峰值.pH值的上述变化特点似乎说明其对降水的变化更加敏感,从这个意义上讲,pH值的变化是一个很好地反映降水情况非常敏感的气候代用指标,其可以用来定量恢复古气候中的降水量的多少,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了国际上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研究的基本成果,重点讨论了我国旱灾、暴雨洪灾,高温热浪、霜冻、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变化特点。指出:在过去50多年气候明显变暖的背景下,华南,西北东部和东北东部随着降水量的减少,降水日数也显著减少,干旱化倾向十分明显;长江流域的强降水过程明显趋于增多,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也趋于增加。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是无霜期显著增加。虽然在过去50多年中我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和范围总体趋于减少,但由于持续干旱的影响,使得1998年以来又出现沙尘暴增加的势头。  相似文献   
86.
应用遥感影像更新地理信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针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的特点,对信息融合、变化检测、数据挖掘、影像检索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遥感影像用于地理信息更新时,一方面应对多源遥感信息进行融合,特别是发展决策层融合算法,另一方面应进行多时相遥感信息融合和变化检测。其次,针对多时相遥感信息融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时相融合处理方法体系,并针对自动信息更新的要求,探讨了遥感数据挖掘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在地理信息自动更新中的应用。最后,面向快速影像提取和检索的需求,研究了基于内容的遥感影像检索技术,并重点分析了检索中能够应用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87.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口增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CO2、CH4、N2O等气体的排放增加所引起的温室效应,预期本世纪的全球变暖较20世纪更为强烈.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本世纪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将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干旱趋势仍将延续.南方雨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台风的增加,会使洪涝灾害扩大加剧.沿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主要是风暴潮呈现加剧趋势、农林病虫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灾害也将发展,唯寒冻灾害可能大幅度减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及科学界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采取减轻、防范和适应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8.
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心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长期系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利于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与改善,使机体能产生良好的适应性改变。而一次性力竭运动或长期过度训练则能导致机体水平的下降,在不同程度上损害机体正常功能发挥。要发挥运动对心脏影响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掌握运动的负荷与强度,根据个人体质与机能状况,掌握运动的负荷量,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89.
作者在同一光照强度和几种不同温度对金线莲进行处理;用751G紫外一可见光的分光光度计和DDS-12A数字电导仪分别测定金线莲的过氧化物酶酶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结果显示:金线莲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其强弱顺序依次为35℃、10℃、15℃、30℃、20℃、25℃;而金线莲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在25℃时最大,35℃时最小.由此表明金线莲在本实验温度范围内,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不适生长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90.
房间气流组织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CFD软件模拟计算了两种气流组织方式下室内甲醛的浓度场,分析了室内浓度场、无因次浓度、空气交换效率的分布规律,并与传统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