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106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VOCs在土壤孔隙中扩散模型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污染物在土壤多孔介质中迁移性质,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测定非保守性污染物在土壤孔隙中有效扩散系数的新方法,采用了土柱扩散实验研究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土壤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根据多孔介质为干燥和含水体系将挥发性有机物分为保守性和非保守性两种类型的扩散组分,建立了不同的迁移模型方程进行过程描述,并提出了迁移方程的一维解析解,对三氯乙烯和苯在砂土体系的研究表明,利用土柱扩散实验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扩散系数的方法可靠,同时表明采用经验扩散模型描述非保守性组分的扩散时应考虑适用范围,孔隙中气相体积含率低时,Millington模型和Collin模型适用性较好,且Collin模型更优一些,当气相体积含率很高时,则应考虑应用Marshall模型和Penmen模型。  相似文献   
42.
在哈特利-福克理论基础上,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对最近合成的双光子有机分子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类有机分子具有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  相似文献   
43.
用密闭小室测定建材VOC散发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筑材料散发的有机挥发物(VOC)能影响室内空气品质,为研究建材VOC的散发情况,提出了一种测量建材VOC散发特性(初始VOC平均浓度、分离系数)和对流传质系数的方法.选取了几种常见建材(复合地板、大芯板、地板砖和地毯)的甲醛散发作为测试对象,在密闭不锈钢小室内测量建材的甲醛散发曲线,用穿孔萃取仪测量建材内甲醛的平均浓度,通过拟合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建材的散发参数.测试方法和测量结果为建材的筛选和VOC散发性能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滑石类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简称HTLcs)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层柱状化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范围.针对目前的研究,系统的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主要的制备方法,包括盐—氧化物合成法盐—碱制备法、诱导水解法、热处理的重新水合法等,并对水滑石类化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定及固形物溶出率为评价指标对香菇菌汤煮制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煮制后香菇及汤液中非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煮制温度为120℃、煮制时间为45min、香菇质量浓度为0.050g/mL时,香菇菌汤感官评价及固形物溶出率较好。在煮制过程中,香菇中风味物质逐渐向汤液中转移,使得汤液中可溶性糖醇、有机酸、呈味核苷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煮制后香菇中含量。除此之外,在煮制后汤液中,特征性风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煮制后香菇中含量。但是,与新鲜香菇相比风味氨基酸在煮制后汤液及香菇中绝大多数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6.
氢的存储是车载燃料电池发展的关键环节。甲醇在室温下呈液态并且储氢量达12.6wt%,然而分解甲醇制氢需要较高的温度(超过200℃)和压强(25~50bar)。最近研究者报道了利用单核钌(Ru)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以将甲醇分解成CO_2和H_2;利用双核Ru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可以将多聚甲醛或甲醛与水的混合溶液有选择性地脱氢生成H_2和CO_2,但是关于Ru基化合物微观层次的催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不同配体构型和不同种类配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其脱氢路径,以及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阐明如何改进现有单核Ru基钳型化合物和双核Ru基化合物催化剂的性能,设计催化活性更优良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白黄链霉菌TD-1菌株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制作用,采用双皿对扣法测定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VOCs对灰霉孢菌菌丝体的影响,利用GC/MS技术对VOCs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用5d后,6.0g TD-1菌株麦麸培养物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的抑菌率为66.67%,灰霉孢菌的产孢量(3.9×106个/cm2)较空白组(5.9×107个/cm2)显著降低(p<0.01),且菌丝形态异常、表面粗糙,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强。TD-1菌株VOCs由63种组分组成,其中2-甲基异冰片(13.52%)和1,4-二甲基金刚烷(14.08%)的相对含量较高。白黄链霉菌TD-1菌株产生的VOCs对灰霉孢菌良好的抑制作用为将其开发成生物熏蒸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了评价污染天气下由于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跨区域流动产生的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大小,找出对受污染区域影响较大的路径,结合Petri网模型提出了VOCs跨区域流动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利用HYSPLIT模型确定多个潜在污染源与受污染区域的VOCs迁移路径,运用Petri网去描述各个迁移路径之间的关系;将动态风险大小的计算融入到函数Petri网的运行中,定量评估潜在污染源到受污染区域的各条路径的风险程度;案例分析得出污染天气下周边区域对于西安的动态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各污染路径的潜在风险指数。研究表明,在重污染天气下各个污染源城市对西安的影响程度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宝鸡>汉中>西宁>兰州。该方法为评估VOCs跨区域流动过程中潜在污染源的风险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In this work, Cu/Al8011/Al1060 trilayered composite with an ultrathin copper layer was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the hybrid process of cast-rolling and hot-roll-bonding. The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nealing temperatures above 300 ​°C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new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that joined their initial counterparts. Also, the interface growth was fast above 340 ​°C. It was found that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320 ​°C led to the optimal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Through rolling, hard-brittle IMCs imposed intense plastic strains on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resulting in further grain refinement of both metal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face. Although the kernel average misorientation of the trilayered composite was almost identical with the Cu/Al8011 bimetal, its amount was considerably decreased after heat treatment, as the distorted structure changed into a nearly strain-free one using the restoration phenomenon. The SEM-based in-situ tensile test showed that crack initiation occurred within the IMCs and propagated into the Cu strip, leading to its early fracture. However, the strength-displacement curve during in-situ tensile deformation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ultrathin copper layer.  相似文献   
50.
The 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arsenic, cadmium, copper, lead, mercury, zinc, DDT, PCB and the water-soluble fraction of diesel fuel to the gammaridean amphipods Corophium insidiosum and Elasmopus bampo were measured. At 96 h exposure C. insidiosum was more sensitive to arsenic, zinc, DDT, PCB and the water-soluble fraction of diesel fuel than E. bampo, whereas E. bampo was more sensitive to cadmium, chromium and copper than C. insidiosum. Over a 20-day period C. insidiosum accumulated greater amounts of chromium, copper, lead and zinc than E. bampo, whereas E. bampo accumulated more cadmium, DDT and PCB than C. insidiosum. The 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of toxicants to other species of marine gammaridean amphipods are tab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