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7篇
丛书文集   33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以芳醛、氰乙酸乙酯和氰基胍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加热,方便、高效地合成嘧啶-6-酮衍生物.这种新的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2.
根据磷酸苯酯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的苯酚对化学振荡体系(溴酸钠-硫酸-苹果酸-大环铜配合物)产生的干扰作用,首次建立一种分析测定磷酸苯酯二钠二水(DPPD)的新方法.其分析结果表明:当磷酸苯酯二钠二水的浓度在2.0×10-6~6.0×10-4mol.L-1范围内时,其浓度对数与振荡体系的振幅的改变值△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 49.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185 nmUV降解水中 二苯甲酮和孔雀石绿的动力学,主要 包括185 nmUV降解水中有机物的动力 学分析,反应速率常数的理论分析, 各种因素如温度、浓度、pH值以及流 速等影响反应速率常数的因素分析, 并建立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讨论185 nmUV降解水中的二苯甲酮和孔雀石绿的 动力学规律;从理论和实验讨论185 nmUV 降解水中的二苯甲酮和孔雀石绿是符合准 一级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34.
以氯丙酮作为亲电试剂与对叔丁基杯[8]芳烃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制得杯[8]酮衍生物,并进一步合成了杯[8]酮衍生物与稀土镨、铕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热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固体配合物均为单核型分子,每种固体配合物都以2个杯[8]酮衍生物配体中的氧原子和中心离子配位,其中每个酮衍生物配体各以3个氧原子参与配位.另外,在两种固体配合物中,3个N,N-二甲基甲酰胺分子均以1个氮原子和中心离子配位.此时配位数为9,固体配合物呈对称的三冠三角棱柱结构.  相似文献   
35.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在室温下,将双酚A分别与3-硝基邻苯二腈、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合成了两种2,2-二{4-二[2,3(3,4)-二氰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化合物,产物经~1HNMR,IR,HPLC-MS进行了表征确证,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对两种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6.
综述己酸乙酯合成中各种催化剂的应用.结果表明:磷钨杂多酸、SO4^2-/TiO2/La^3+和硫酸氢钠复合催化剂对合成己酸乙酯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酯化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水平上对3种N'-芳基-N,N-二乙基乙二胺衍生物进行构型优化,经振动分析,未出现虚频率。在此基础上用TD-DFT方法计算了3种化合物的荧光激发波长,然后用CIS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分别优化了3种化合物在激发态的构型,并对其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激发与发射光谱与实验值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38.
报道了二醋酸碘苯促进的水相中酮和酚的直接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以中等收率合成了一系列的α-芳氧基酮.  相似文献   
39.
 酮麝香是化妆品中的限用物质,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含量进行分析。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不同基质类型的化妆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酮麝香。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250mm×4.6mm i.d.,5μm)色谱柱,流动相V(乙腈):V(水)= 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5nm。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酮麝香在0.5-150 μg/mL范围内与相应的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线性回归方程为A=13500ρ-4829,回收率为90.5%-102.5%,RSD为0.45%-0.98%。因此,研究建立的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酮麝香的方法准确、可靠、适用性广,可为酮麝香的分析及国家相关法规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