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5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25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5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不同硅锆摩尔比的Zr - MCM - 41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等方法进行表征.将Zr - MCM -41介孔分子筛用H2SO4溶液修饰得到SO2-/Zr - MCM -41,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具有典型的MCM -41六方介孔结构,随着硅锆摩尔比的减小,样品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减小,硅锆摩尔比为5时,介孔骨架趋向混乱,MCM - 41介孔结构难以生成;SO24-/Zr - MCM - 41对苯酚与叔丁醇的烷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反应温度升高,对4-TBP的选择性增加,而对2,4 - DTBP的选择性降低.叔丁醇与苯酚摩尔比为2、空速为2h-1、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140℃时,苯酚转化率达到82.9%. 相似文献
42.
山光杜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光杜鹃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成分和一个酚甙,根据光谱法和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木藜毒素,-Ⅰ(Ⅰ),木藜芦毒素-Ⅳ(Ⅱ),5,6-异丙叉基木藜芦毒素-Ⅰ(Ⅲ),5,6-异丙叉基本藜芦毒素-Ⅳ(Ⅳ),自桦甙(Ⅴ),其中Ⅲ和Ⅳ为次生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3.
以紫丁香醇和L–苯丙氨酸作为酚类物质和氨基酸的代表物质,比较了漆酶/酚类物质和漆酶/氨基酸对OCC(废瓦楞箱板纸)纸浆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善效果.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纤维形态分析对纤维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对漆酶和小分子物质共同处理后的OCC纸浆进行物理性能检测.纤维形态分析和表面电镜的测定证明了酚类物质和氨基酸可以接枝到纤维表面,表现为纤维粗度增加,纤维表面出现沉积物及纤维间连接膜生成,从而提高成纸强度,特别是湿环压强度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4.
橡胶补强用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9):191-192
对橡胶补强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反应原理、工艺条件、性能鉴定等予以较为详细的讨论。认为该类酚醛树脂是现代子午线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重要而理想的补强剂。 相似文献
45.
探讨了2,6-二异丙基苯酚气相胺化反应的催化反应机理,提出了气相胺化反应由金属Pd活性中心和弱酸中心共同催化完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d-La/尖晶石催化剂较适宜的预处理条件如:预处理气氛、预处理温度及预处理方式对气相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220℃氢气气氛是Pd-La/尖晶石催化剂较适宜的预处理条件。采用吡啶吸附-IR和XPS对采用氢气气氛220℃预处理前后的Pd-La/尖晶石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预处理促进了催化剂上金属Pd活性中心和弱酸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46.
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用于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渗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性能以及用于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采用循环电解的方法,对含苯酚的废水进行了电化学氧化实验,同时与活性涂层钛阳极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考察了阴极的可替代性,最后用两种电极对含苯胺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电极不仅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电化学指标,而且可以用于电化学废水处理;同时,用钛电极代替金刚石作阴极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47.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主要载体,添加少量壳聚糖(SA)、SiO2和CaCO3,利用聚乙烯醇-硼酸(PVA-H3BO3)包埋法,包埋苯酚降解菌TX1并制备成胶珠,研究胶珠对含酚废水的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和传质性能分析确定并优化包埋条件,结果表明PVA浓度8%、SA浓度0.2%、SiO2浓度2.4%、CaCO3浓度0.4%和饱和H3BO3液pH值6.7时,包埋胶珠机械强度好、结构稳定、无泄漏、固定化效果好。同时发现该条件下的固定化细胞培养12 h后对初始浓度为500 mg/L苯酚废水的降解率为78.1%。 相似文献
48.
采用NaOH调节体系的pH值, 通过改变造孔剂柠檬酸的加入量, 制备了一系列新型介孔硅铝酸盐材料,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脱附等进行表征, 同时分析了不同柠檬酸加入量对材料孔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合成材料具有蠕虫状内交联的介孔结构, 具有较强的酸性; 柠檬酸与铝物质的量比为13的样品在苯酚与叔丁醇烷基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的选择性; 较高的苯酚转化率和对2,4-DTBP的选择性主要归因于催化剂较强的酸性和较大的介孔孔径. 相似文献
49.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与其构效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界广泛分布的酚性组分,目前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单体已达8000多种。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有抗突变、抗肿瘤、抗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生物学活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它减少自由基形成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近几年在黄酮类物质抗氧化作用与其结构关系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黄酮类化合物中羟基的位置、数目及其不同取代等方面对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测定了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对DPP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ABTS˙)的清除力和Fe的还原力.结果表明:1)扇叶铁线蕨总黄酮质量分数在6%~8%之间,总酚质量分数在7%~14%之间,地下部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高于地上部分,不同产地的扇叶铁线蕨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存在一定差异;2)扇叶铁线蕨提取物具有一定的Fe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且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还原能力随总黄酮和总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