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37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虾白斑症病毒可通过人工投喂感染克氏螯虾,病和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该病毒既可见在胞核中复制,也常见于胞质中装配。通过差速离心,蔗糖垫层离心或密度梯度离心后,再将分离物中细胞源核酸消化掉,可提取出较纯的病毒DNA。  相似文献   
92.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只结合1种对应体的BINOL抗体,建立人类单链抗体(scFv)噬菌体文库--Griffin.1文库,以固相化抗原淘筛抗体库,ELISA鉴定噬菌体抗体.从经过4轮富集的次级抗体库中挑选到噬菌体克隆,用该克隆制备的单链抗体阳性克隆,经ELISA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从人类scFv噬菌体文库中获得抗BINOL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93.
为探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致病机理,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并对感染中国对虾的胃组织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特征的系统观察.观察结果表明胃是该暴发性流行病病毒首先感染的主要的靶器官之一,暴发性流行病病毒能侵入胃壁多种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其中,胃上皮细胞是该病毒的主要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94.
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一般呈示显性感染和潜优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常引起活动性感染,并可导致致命性疾病,过去20年由于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的大量增加,HCMV感染的诊断、防治引起医学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中对HCMV病毒学、临床特征以及其诊断、治疗、预防的研究进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5.
从噬菌体抗体库中淘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链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鼠源噬菌体抗体库淘选到展示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链抗体的噬菌体克隆。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从结合力最强的克隆中分离单链抗体基因,插入经改造的高效表达载体pET-21a(+)中,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从培养基中可检测到可溶性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96.
Plants have an innate immunity system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pathogens. With the primary immune system, plants recognize 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MAMPs) of potential pathogens through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that mediate a basal defense response. Plant pathogens suppress this basal defense response by means of effectors that enable them to cause disease. With the secondary immune system, plants have gained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effector-induced perturbations of host targets through resistance proteins (RPs) that mediate a strong local defense response that stops pathogen growth.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immune responses in plants depend on germ line-encoded PRRs and RPs. During induction of local immune responses,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s also become activated, which predispose plants to become more resistant to subsequent pathogen attacks. This review gives an update on recent findings that have enh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 innate immunity and the arms race between plants and their pathogens. Received 24 June 2007;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18 July 2007; accepted 15 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97.
对杨叶锈病在上海的发生状况、病原菌冬孢子、夏孢子的形态及其越冬后的萌发和侵染能力进行研究。研究中未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且冬孢子作用不明;在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能够萌发,用越冬夏孢子接种杨树可以导致发病。初步研究表明杨叶锈病在上海无转主寄主,初侵染源为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98.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分离出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HCoV-OC43和HCoV-229E早在1966年和1967年已被发现,但直到2003年SARS在全球爆发后冠状病毒才被广泛关注。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人感染冠状病毒特点及其与眼部的关系,以期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为眼科一线临床医师筛查、确诊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本试验用抗疟药磷酸伯氨喹口服治疗黄牛瑟氏泰勒焦虫病14例,根据虫体的变化、红细胞染虫率的下降、血液常规指标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等证明该药对牛瑟氏泰勒焦虫病具有特效,安全,简便易行、效益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瑟氏泰勒焦虫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0.
从苏云金杆菌厂发酵裂解液中分离得到一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KP-1.电镜观察表明,该噬菌体结构较为复杂,头部呈多面体,衣壳里六角形,在见并具有收缩性尾鞘,尾部末端呈扁平膨大基片.其寄生范围与其它“BT”噬菌体不同,具有非常广泛的寄主,专一性不明显,同时对噬菌体KP-1感染敏感菌株187的特性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