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77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季曼-伯朝拉盆地是俄罗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经历了前裂谷、裂谷、被动陆缘和前陆4期演化阶段,形成现今古被动边缘-前陆叠合的构造格局。盆地不同期次的构造演化及叠合效应控制着盆地的烃源岩、储层发育和分布,进而控制了油气分布规律。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和储盖组合多发育于中晚古生界,上泥盆统多马尼克组烃源岩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主力储层为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圈闭类型多为岩性-构造型圈闭;盆地油气主要沿着早期裂谷的反转隆起分布。盆地勘探程度分布不均,其中东部前渊区以及海域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表明,前渊地区是最有潜力的含气区,海域仍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未来勘探的两个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82.
以岩性作为测井特征提取及成岩相识别单元,排除岩性差异对测井信息影响,控制识别单元发育成岩相类型。利用黏土矿物含量比值反映孔隙流体酸碱性,提高判别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成岩相对孔缝演化作用的最终影响,定义测井成岩相,并利用基于贝叶斯最佳分类的概率神经网络,对比不同测井组合下神经网络对测井成岩相的识别能力。利用所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进行成岩相识别。结果表明,测井成岩相识别结果与实际取心鉴别结果的符合率为81%,且识别的溶蚀相发育区域在实际试气中基本为气层及气水同层,无差气层存在。  相似文献   
283.
多环芳烃是我国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对中国水生生态系统中多环芳烃的生态毒性与生态风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基因、细胞、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次概括了多环芳烃的水生态毒性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生生态系统多环芳烃生态风险的主要评价方法,综述了这些评价方法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中国水生生态系统中多环芳烃的生态毒性与生态风险研究的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多环芳烃的水生态毒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生物种群与群落水平,基因与细胞水平的研究较少,而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基本为空白。在多环芳烃的水生生态风险方面,主要利用国外提出的一些评价方法,缺少自主创新的评价方法,探讨系统水平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是中国研究人员可能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284.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近年来却造成多起恶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本文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的成因及途径,并结合大连新港石油运输管道爆炸事件和康菲漏油事件,着重分析了中国防范海洋石油污染的突出问题,即缺乏灾害管理意识与环境承载评估机制、缺少安全防范意识与实时监测机制.最后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给出了防范海洋石油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85.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原油(以下简称俄罗斯原油)属含硫中间基原油,具有黏度小、酸值较低、硫含量高、凝点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低等特点.通过对俄罗斯原油及其实沸点蒸馏各窄馏分油性质的综合评价分析,为炼油厂生产加工提供基础数据,也为优化加工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86.
包气带-地下水石油烃污染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原位生物修复可同时有效修复包气带和地下水,对有效控制石油烃污染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石油烃的组成、危害与分布形态,分析了石油烃原位生物修复过程,指出了通用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石油烃生物可利用性、表征石油烃生物修复潜力,并在总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深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87.
油气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求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分析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简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提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系统模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油气资源最优开采模型和基于社会物理学原理的可持续发展调控模型,探讨了实现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给出了建立石油产业生态工业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创新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8.
基于毛管数插值的二元驱油藏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化学采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的毛管数曲线和相渗曲线。以毛管数与残余油关系实验曲线为基础完善了毛管数曲线数学表达式和以毛管数值为变量复合驱相渗透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成功用于化学驱油模拟软件中。 经算例测试表明,采用新的毛管数曲线表达式和相渗曲线表达式的数值模拟更能反映复合驱采油机理和规律,适应现代采油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89.
石油类污染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等产生危害,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强度。以某石油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污染发生后包气带、含水层的土壤现状微生物量、土壤化学指标、基础呼吸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强度首要受微生物量影响,其次受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等因子影响。石油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浅层土壤(0.5 m)、地下水位变动带(1.5 m)的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0.
本文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原油污染土壤后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首先对研究区井田的土壤原状样做变水头试验;然后在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循环温度为-20℃—40℃,循环次数为6次,测其渗透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土壤原状样的渗透系数为1.76×10-4 cm·s-1,而当原油进入土壤之后,表现为进入土壤中的原油的量与渗透系数的大小呈负相关;经冻融循环后原状样的渗透系数变为4.36×10-4 cm·s-1,此时的渗透系数是原状样的2.47倍;当污染浓度超过1.20%之后,原状样渗透系数略大于冻融样,主要是冻融过程中伴随着土壤内部结构及土的粒径变化,原油渗透进入新形成的骨架孔隙,使原油中部分成分与土壤中的有机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各式颗粒或胶结物,堵塞渗透通道,进而使得渗透系数略小于原状样。试样冻融循环之后,土壤的渗透系数维持在1×10-5 cm·s-1左右,表明试样经冻融循环一定次数后,使得土壤的渗透系数维持在1—2个数量级之间变动。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土壤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