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1937篇
自然研究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71.
应用GM(1,1)模型对张掖市甘州区城镇化进程中耕地数量进行预测,采用回归、相关分析对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2002—2006年甘州区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呈线性正相关,耕地面积在数量上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但园地、林地的面积却在减少.应用GM(1,1)模型研究甘州区近几年的耕地数量变化和社会驱动力的关系,得出了比较显著的预测结果,验证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系统呈现"U"形曲线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72.
闽清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2007年闽清统计年鉴的数据,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强度、利用效益及利用布局合理化三个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对闽清县1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在闽清县评价的1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中,利用不集约、相对不集约、一般不集约、一般集约和集约的乡镇比例分别为6.67%、20.00%、40.00%、26.67%和6.67%,平均评价分值分别为0.41、0.44、0.50、0.54和0.63,总体水平是一般集约.白樟镇和云龙乡两个经济发达镇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白中镇和池园镇两个陶瓷工业比较发达的乡镇集约化程度较低,这些主要是由于农村工矿用地布局不合理和占地过多造成的.白樟镇、云龙乡、塔庄镇、东桥镇和坂东镇等五个乡镇的大部分农村居民点分布在河谷平原地区,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较合理,利用上总体较为集约,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利用布局不集约和利用效益不集约的农村居民点应改变居民点的布局,提高聚集度,同时加速新农村建设,发展工业,改善农村居民点土地用途结构;利用强度不集约农村居民点的潜力挖掘应主要从陶瓷工矿用地中挖掘.  相似文献   
273.
基于最大似然法、空间叠加技术和转移矩阵,提取1993、2001和2007年厦门市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城市扩展空间特点及其驱动力,探讨优化厦门市城市空间扩展的策略.结果表明:1993—2007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面积高达35.79%,其中1993—2001年的变化面积为2001—2007年的两倍多;14年间,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年变化率为6.35%,扩展面积中耕地所占比例超过50%;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外商投资、政策法规及自然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274.
为了解决我国盐碱地对农业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危害,采用理论分析与物理及生物治理并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方法,揭示出盐碱地的一般成因以及盐碱土对绿色植物乃至农业生产的危害。通过对盐碱地的治理与利用,可以逐渐地使土壤盐碱得到控制和改良,从而使我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合理地改良和利用盐碱化土壤,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良措施,就可以将这部分可观的后备资源,转变为宝贵的土地资源,提高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5.
课堂教学中对多种媒体综合协调,合理运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经验,就数学课堂中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76.
以苏南的张家港市,苏中的如东县,苏北的涟水县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2010年的土地规划数据为基础,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结合三个市县的环境特点,构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评价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理规划有助于区域综合环境的改善,且发展越快的地方其环境综合效应提升也越快。  相似文献   
277.
近十年国内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索国内近十年关于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的研究文献,量化统计分析其研究内容、进程、观点,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78.
在对关键词概念及其作用和意义描述的基础上,以《档案学通讯》杂志2010年第1期为例,对关键词的不规范使用进行了分析,提出规范使用关键词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9.
针对出版的图书报刊中时常出现对信息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列举了一些常常用错的名词,并简短说明了如何规范使用科技名词。  相似文献   
280.
本文利用GIS相关技术,以 1980年、2000年、2010年与2015年新疆伊犁盆地Landsat-MSS、Landsat-TM/ETM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并研究了伊犁盆地近3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归因。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草地,变化率为5.072%,共计减少2 801 km2,退化较为严重;其次是耕地,变化率是3.676%,共计增加2 030 km2,增加趋势明显;变化最不明显的是林地,变化率是0.045%。同时研究区内的半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出现了小幅度的降低,盐碱地、沼泽地、沙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生态环境存在小幅度恶化现象,值得警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条件共同塑造了本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现状,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本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伊犁盆地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