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4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410篇
系统科学   515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594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内乳化法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NCO/OH摩尔比对水性聚氨酯粒子尺寸、胶膜耐水性、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胶膜的机械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92.
简要介绍蛋白质一纳米粒子薄膜电极的电化学与电催化研究的新进展。纳米粒子能够把自己近距离地固定在蛋白质的活性中心,提供直接、非媒介体的电子转移,大大增强了其电流响应和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的方法更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
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奇异非线性方程组是一类十分重要也比较困难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先把奇异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然后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利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此算法不但不受方程组的连续性、光滑性的限制,而且避免了大量的求导计算,得到了极为精确的数值解.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为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新算法,也扩大了粒子群算法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表面运动的可能模式,在有些情况下,吸附质分子在垂直于吸附剂表面的振动对吸附等温线的影响不可忽略.在考虑了振动能的贡献下,应用巨正则分布对吸附相的热力学性质作了初步的计算与分析.得到了吸附相在高低温极限条件下所处的热力学状态和态函数熵,以及平衡态时吸附相粒子数的相对涨落和吸附相热容量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5.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及Y.M ish in的EAM势,计算得到铝的空位形成能为0.70 eV,与实验值符合.对6×6×6、7×7×7、8×8×8、9×9×9各失去一个原子的4种含有不同空位浓度的铝系统的弹性系数进行了模拟,并对同一浓度的缺陷晶体在0~15GPa压强范围的弹性系数进行了计算,发现空位浓度的提高降低了铝的弹性系数,而压强的增大使得缺陷系统的弹性系数越接近相同压强完整晶体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96.
石板材加工行业的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福建省是我国石材加工大省,石材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环境.通过对石材排放废水、污染溪流或背景溪流的物理性质包括浊度、粒径分布和吸收光谱特征3方面的研究,发现石材加工厂排放废水的浊度值范围为1620~3250度;敖江流域内受石材废水严重污染的区域为古田鹤塘溪和连江蓼沿溪;石材废水的浊度指标与悬浮物和总残渣指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浊度指标更灵敏和简单方便.对石材废水浊度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浊度高低与溶液中固体颗粒粒径大小有关,同时浊度值与吸光值在特征吸收波段存在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97.
提出了颗粒堆积仿真过程的并行计算和并行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大大减少了颗粒堆积计算的时间.并通过商业流程执行语言(BPEL)定义的工作流,实现对计算服务的流程控制、事务管理和生命周期控制,使得颗粒堆积仿真计算服务能够平滑地移植到网格计算服务平台上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8.
水体氮素对藻类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铵(NH4NO3)对山西农业大学人工湖水样进行处理,研究水体氮素对藻类植物的影响,用血球计数板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处理过的水样的主要藻类的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进行测定,与未经处理过的水样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TN浓度的升高,各种藻类的生产力先升后降,当TN浓度为500mg/L时生产力达到最高;小球藻是该实验水体富营养化的优势藻类,栅藻属数量最低;团藻属和小球藻属较硅藻属、栅藻属更能抵抗恶劣环境;实验所观察的4种藻类在TN:6000mg/L的状态下均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9.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s as a cheap and efficient green solvent replacing the conventional organic solvents. These technological ap- plications increase rapidly especially in food-relative industry, such as extractions of beer h…  相似文献   
100.
The impact of hydropower cascades of the Lancang River on downstream sediment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boundary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its possible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this paper, the newest sediment data series spanning 17 years (1987-2003) at Yunjinghong hydrometric station and Chiang Saen hydrometric station, in northern Thailand, a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se effects. Monthly mea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ata of the two stations are compared in-phase and yearly series a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ausality test. The analysis result shows that, though both of them are located at lower reaches of Manwan and Dachaoshan hydropower stations which are already constructed and in use, the sediment responses of the two stations are different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the hydropower stations Annual series at Yunjinghong stati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but do not match well with those at Chiang Saen st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n the time series also suggest that the series of maximum monthly mea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the Yunjinghong station each year may give cause for the ones of Chiang Saen station, while the series of minimum monthly mea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each year and annual mea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 Yunjinghong do not evidently give cause for the ones of the other station. Undoubtedly, this discovery will provide new evidences to assess the impacts of cascades construction in mainstream of the Lancang River on the variation of downstream sediment and its transboundary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