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5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896篇
系统科学   714篇
丛书文集   451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9篇
综合类   12543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731篇
  2007年   879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527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两种竞争模型{x=x(a-bx-cy-kxy)=Δxf1(x,y);y=y(e-fx-gy-lxy)=Δyf2(x,y),的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和极限环的存在性作定性研究,得到了正平衡点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证明了该系统在第一象限内不存在极限环。  相似文献   
82.
区间Lurie型控制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区间Lurie型直接控制系统和间接控制系统的鲁棒绝对稳定性,给出了系统鲁棒绝对稳定的充分条件,应用的例子说明所得的结果简单实用并且得到了较大的鲁棒度。  相似文献   
83.
视觉伺服系统中的最优控制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视觉反馈系统的模型和视觉伺服的公式化模型,对特征信息法作理论公式的推导,讨论线性模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推导最优控制律.  相似文献   
84.
研究四边简支具有不等厚度表层的3层夹层曲板在均匀轴向压缩下的稳定性问题。方法采用广义变分原理和布勃诺夫-伽辽金法。  相似文献   
85.
作为电磁理论的基础之一,本文从相对论角度给出电荷守恒的一种表述方法,并讨论了电荷不变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86.
矿区构造应力对井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和分析了用kx81型三轴地应力计测量获得的大雁矿区四个水平五个测点的地应力数据,从区域构造和中国现代地壳动力场的角度分析了矿区应力场的成因,并基于地应力分析了矿区巷道变形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87.
Lewis酸的电负性(xL)和原子势(Z/rc)是影响Lewis酸硬软度(FA)的主要因素,本文给出了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根据FA值大小,把Lewis酸分成三类,这与Pearson分类基本一致.用最小二乘法成功地建立FA与配合物的lgKf的线性回归方程,均通过F检验.  相似文献   
88.
整(0,m)插值的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了一类新的指数型整函数插值,推广了(0,m)插值,同时也考虑了该插值算子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89.
泰勒级数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进传统单机等效法在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中的精度,提出了用泰勒级数表示单机等效模型的方法。通过在39节点10发电机计算电网上的计算结果比较,说明该方法同时兼顾了在线算法的快速性和精确性双重要求,因而具有在线应用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中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90.
以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为基础,根据直接反馈线性化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由直接反馈线性化与滑模变结构混事控制完成的电力系统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器,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励磁控制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品质,而且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大干扰稳定性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