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本文报导的是通过相转移催化法以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ACC的方法。该法具有反应步骤少、时间短、产率高的特点,是适用于生产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52.
以氟化钾浸渍的氧化铝为强碱,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由活泼亚甲基化合物(1a~1d)与1,2-二溴乙烷合成了4种活性环丙烷化合物2a~2d,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3.
介绍纳米TiO2等离子体洁净空气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采用溶胶-凝胶法在304不锈钢基板上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方法。以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甲醛(HCHO)为例,在二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实测了测试室内甲醛污染物的变化曲线,得出采用纳米TiO2等离子体放电催化洁净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速度快等优点,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4.
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固体酸催化的苯乙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表明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较为有用的对位产物,该反应体系不仅具有釜式反应体系的活性好,选择性高的特点,还可大大减少苯酚用量,简化了产物的后处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5.
本文运用XPS、过渡应答、原位红外等多种物化测试手段在不同反应条件及原料配比下,对Cu/Zn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面表征和活性测试。结果断定:Cu0是吸附与活化 H2、 CO和 CO2的共同中心; CO2对反应的加速作用主要是由于开辟了新的反应途径。本文提出的 CO2存在下 CO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多途径机理解释了实验结果,为直接合成燃料甲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6.
以苯乙酮和芳香胺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合成相应的亚胺化合物,再用二异丙胺基锂去质子后与二苯甲酮反应,然后水解,合成了三个β-羟基亚胺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了β-羟基亚胺锂化合物对芳香异氰酸酯三聚合成异氰脲酸酯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催化剂用量为0.1%,反应时间为2h时,催化剂1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芳香异氰酸酯苯环上有吸电子的取代基时,催化效果最好,产率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57.
 通过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铂、钯双金属催化剂.采用XRD、XPS、BET、AFM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讨论了催化剂在双组分加成型液体硅胶中的催化活性以及2种活性组分在催化过程中的协同催化作用;并优化了催化剂在加成型室温固化硅胶中的应用条件.研究表明:铂-钯/活性炭双组分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当铂与钯的质量比为1∶2时,两者协同催化的效果较好;采用此催化剂催化双组分加成型硅橡胶室温固化时,控制催化剂用量为5%,乙烯基与硅氢基物质的量比在1.5~1范围内有利于胶料的固化.  相似文献   
158.
以L-苯丙氨酸和苯并咪唑为原料,首次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新型结构的含噁唑啉环的苯并咪唑卡宾配体.首先将氨基酸还原和氨基酰化保护,然后将保护产物与苯并咪唑偶联,并构筑噁唑环,最后合成季铵盐等5步反应高效合成了6种具有中心手性的氮杂卡宾配体(NHC)6(A~F).利用1 HNMR和13CNMR对相关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重要的中间体5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配体,并确定化合物5为R-构型.研究了其对吲哚与C=O、C=N加成反应的催化性能,在C—C键的构筑中,将氮杂环卡宾配体6分别与Pd(Ⅱ)、Cu(Ⅱ)和Ag(Ⅰ)络合,得出最优反应条件为:6F为配体,二氯甲烷为溶剂、氧化银为碱、醋酸钯为金属,最高收率可达91%.在进一步的C—N键构筑的研究中,筛选出最优配体为6A,最高收率为89.4%.  相似文献   
159.
将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在碱催化下水解共缩聚,制备了窄分散的聚氨丙基/苯基倍半硅氧烷(PAPSQ)微球.采用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研究了APS/PTES摩尔比、水/硅摩尔比、共溶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OH)浓度和单体总浓度等反应条件对PAPSQ微球形貌和大小的影响,并对PAPSQ微球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PS/PTES摩尔比为1/4、水硅摩尔比为50、TMAOH浓度为0.025 mol/L、单体总浓度为0.25 mol/L、以乙醇为共溶剂时,PAPSQ微球粒径在0.7~1.0μm之间,呈窄分散性;以氨水为催化剂、异丙醇为共溶剂时,产物微球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宽;较低的水硅摩尔比和TMAOH浓度下,只形成部分球形粒子;两单体总浓度过高时,难以形成微球.  相似文献   
160.
为提高臭氧处理制浆废水的效果,分别以活性炭(AC)、氧化铝(Al2O3)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AC、TiO2/Al2O3为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制浆废水,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C、A Al2O3、TiO2/AC和TiO2/Al2O3均具有催化性能,可有效提高臭氧对制浆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动力学分析表明,AC、TiO2/AC、Al2O3和TiO2/Al2O3催化臭氧处理制浆废水的过程中,CODCr降解的反应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负载的TiO2提高了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臭氧及催化臭氧处理能有效降解去除漂白废水中的烷基苯类、酯类和氯代烃类等有毒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