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8篇
综合类   23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收缩核模型,用热重法研究了无氧低水条件下常温氧化铁的脱硫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初末期控制转移,初期为表面反应控制,随着产物层不断加厚扩散阻力的增大,末期为扩散控制,并计算出初末期活化能。  相似文献   
92.
利用阳极氧化铝模板,用化学方法合成了CoFe2O4纳米管.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管由无择优取向的、立方尖晶石结构的多晶CoFe2O4构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纳米管管径约300 nm,管壁厚度约100 nm,由约30 nm的CoFe2O4颗粒组成.进一步的磁性测量表明,纳米管阵列无明显的各向异性,其矫顽力约1 kOe,磁滞回线的方形度约0.37.  相似文献   
93.
爆速对纳米氧化铝尺度控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硝酸铝和黑索金按照不同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形成4种粉状的混合炸药,每一种炸药爆轰都得到了纳米氧化铝.对每次收集到的实验粉体分别进行了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和X光衍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种混合炸药爆轰所得到的纳米氧化铝呈球形,颗粒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尺寸范围为15~20 nm,晶型为γ型.另外由X光衍射数据利用Scherrer公式分别计算出每一种质量比的混合炸药爆轰所得到的纳米氧化铝的平均颗粒尺寸.利用BC-3型爆速仪测得4种混合炸药的实际爆速.研究发现爆速越高的混合炸药爆轰所得到的纳米氧化铝的颗粒就越细,同时绘出了爆速与颗粒尺寸的关系曲线.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根据此曲线可以通过改变混合炸药的爆速来控制合成出的纳米氧化铝颗粒尺寸.  相似文献   
94.
脱硫催化剂的酸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用酸法进行催化剂制备,酸法制备的最佳镁铝比,分散介质的优化,引入对脱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和还原性能的影响。以及实验室的还原温度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5.
针对国外某高云母氧化铜矿开展选矿工艺研究.经工艺矿物学研究得知,以白云母为主的脉石矿物,与目的矿物在选矿时发生竞争吸附,在中矿中反复循环,致使铜精矿产出困难,闭路难以实现金属量的平衡等情况,在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基础上,确定采用预先脱除云母-云母精矿磁选-氧化铜浮选的工艺流程.通过镜下检测发现,预先脱除的云母精矿中含有部分被褐铁矿包裹的微细粒黄铜矿,所以采用强磁法处理云母精矿,获得了磁选精矿含Cu(质量分数,下同)10.55%,Cu回收率0.99%,浮选铜精矿含Cu 20.14%,Cu回收率为84.76%的较好的选别指标,对同类矿床回收有价金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采用双氧水还原浸出非洲氧化铜钴矿,研究了还原剂用量、初始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等参数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双氧水与铜钴矿计量比为0.2 mL/g、浓硫酸与铜钴矿质量比为0.46、液固比为5:1(mL/g),在温度75℃下浸出2 h,钴、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9.50%,99.42%。  相似文献   
97.
作者结合量子受限效应,提出纳硅晶与氧化硅界面态发光模型来解释激光作用生成的纳米网孔壁结构的强荧光效应。将功率为50W、波长为1064nm的YAG激光束(束斑直径0.05mm)照射在硅样品表面打出小孔,在孔内的侧壁上,有很特殊的网孔形结构,其中的网孔壁厚为纳米尺度,这里有很强的受激荧光发光效应,发光峰中心约在700nm处。我们将激光与硅样品的作用隔离于无氧化的环境里,分别比较了将硅样品浸入酒精、氢氟酸和水中的激光加工结果,其发光情况证实了该发光模型的真实性。优化激光加工的条件,我们获得了较强发光的样品。  相似文献   
98.
我们结合量子受限效应,提出纳硅晶与氧化硅界面态发光模型来解释激光作用生成的纳米网孔壁结构的强荧光效应.将功率为50W、波长为1 064nm的YAG激光束(束斑直径0.05mm)照射在硅样品表面打出小孔,在孔内的侧壁上,有很特殊的网孔形结构,其中的网孔壁厚为纳米尺度,这里有很强的受激荧光发光效应,发光峰中心约在700nm处.我们将激光与硅样品的作用隔离于无氧化的环境里,分别比较了将硅样品浸入酒精、氢氟酸和水中的激光加工结果,其发光情况证实了该发光模型的真实性.优化激光加工的条件,我们获得了较强发光的样品.  相似文献   
99.
在常压和N2气氛下,实验考察了高温焙烧处理对离子交换法制备的Fe改性ZSM-5分子筛性能的影响.利用XRD、NH3-TPD2、7Al MAS NMR、FTIR、XPS、UV-vis和H2-TPR等检测方法表征了Fe-ZSM-5分子筛高温焙烧前后的性能变化,并以N2O气相一步氧化苯制苯酚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高温焙烧对Fe-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Fe离子以非骨架铁的形式负载于Fe-ZSM-5分子筛的表面或孔道中,其存在态为Fe2O3;2)高温焙烧处理导致分子筛发生骨架脱铝,并在表面形成新的五配位铝;3)高温焙烧使Fe-ZSM-5表面的Fe2O3含量降低,所诱发的Fe离子表面迁移形成了更多有利于苯酚生成的活性位,因而能显著提高苯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0.
新型类维A酸锡酯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体外抗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二正丁基氧化锡和类维生素A酸以摩尔比1∶2和1∶1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新型类维生素A酸二正丁基锡酯化合物3a~3d和4a~4d,并利用(1H,13C,119Sn)NMR和IR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了化合物3a~3d是通过单齿配位形式与锡原子结合而成的五配位三角双锥型的配合物化合物,而化合物4a~4d的结构中存在着一个锡氧四元环,分子中的酯基为二齿配体,锡原子都是六配位扭曲八面体构型.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肝癌细胞(LCC)、肺癌细胞(A549)等癌细胞都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