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58篇
综合类   23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Ni(phen)3]2[NiMo12P8O62H18]单晶材料,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影响因素,确定了其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09g,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5min.表明[Ni(phen)3]2[NiMo12P8O62H18]单晶材料是一种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绿色、高效催化剂,可以为解决当前硫酸催化合成阿司匹林所产生的低效、污染及高成本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万能拉力试验机,研究了Q235-A带钢氧化铁皮的组织、结构及其开裂行为.结果表明,氧化铁皮的成分主要为Fe3O4、Fe2O3和Fe,含有少量的FeO,氧化层厚度比较均匀,约为10μm,结构致密且与基体结合较好.拉伸实验表明,随着应变的增加,裂纹条数增加呈先慢,后快,再慢的规律.应变达到0.05%时氧化铁皮开始出现裂纹,当应变在0.08%~0.10%范围内裂纹条数随应变增加非常明显,当应变超过0.10%时裂纹条数增加缓慢,应变超过0.15%时裂纹条数几乎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73.
利用自制的钨/氧化钨为p H指示电极,以Ag/Ag Cl电极为参比电极,组装于不锈钢针头内,制成针型钨/氧化钨微型p H复合传感器.该复合p H电极对H+的响应范围为p H=2.0~11.0,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3.83 m V/p H,响应时间小于1 min.该电极具有机械强度高、响应快、重现性好、制作简单等优点,并已应用于水果原位微区测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4.
Tin oxide (SnO2) nanoparticles were cost-effectively synthesized using nontoxic chemicals and green tea (Camellia sinensis) extract via a green synthesis method.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nanoparticles were studi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lite size was less than 20 nm.The particl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agglomerated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with sizes varying from 5 to 30 nm.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noparticles' band gap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The band gap wa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The O vacancy defects were analyzed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The increase in the crystallite size,decreasing band gap,and the increasing intensities of the UV and visible emission peaks indicated that the green-synthesized SnO2 may play future important roles in catalysis and optoelectr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75.
以CuSO4为铜源,Na2SO3和葡萄糖为共还原剂,在pH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使用微波辐射法一步、绿色、快速合成活性炭负载氧化亚铜(Cu2O/AC)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制备的Cu2O/A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Cu2O为纯相,并呈放射状花型形貌.催化剂光催化罗丹明B降解效率在不外加任何氧化剂条件下,利用溶液中的自然溶解氧,反应2.5 h其降解率可达到62.5%,在有微量氧化剂H2O2存在下,30 min即可基本降解完全,且负载型催化剂可非常方便地回收、多次重复使用,符合清洁生产的绿色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索碳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GO)和全氟辛烷磺酸类物质(PFOS)在淡水底栖贝类体内的联合毒性效应, 以河蚬为研究对象, 考察 1 mg/L GO和500 ng/L PFOS单独及联合暴露28天后对河蚬体长、体重、滤食率、活性氧水平、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并采用优化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EIBR)进行整体评估。结果表明, 暴露结束后, 河蚬的体长和体重没有明显的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 GO和PFOS的单独暴露组及联合暴露组的滤食率均显著下降。在河蚬的鳃和内脏团中, GO和PFOS的胁迫都会引起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响应的显著变化, 且两器官中变化趋势一致。EIBR结果表明, 鳃和内脏团中联合暴露组的毒性比 PFOS或GO单独暴露组的毒性更强。  相似文献   
77.
模板的制备和选择在纳米压印技术中非常重要. 采用廉价的光盘为模板, 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浇铸到光盘表面, 分离后复制得到光盘的负形结构. 采用纳米压印技术, 以PDMS 软模板作为印章对氧化锌纳米溶胶进行直接压印, 实现了氧化锌薄膜的表面图案化, 经煅烧后得到晶态氧化锌薄膜.  相似文献   
78.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钢的方法,用该方法研制的12Cr--ODS钢具有优异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较低的韧脆转化温度、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抗辐照肿胀性能.分析了预合金粉末中氧化物(Y2O3)经焙烧热分解、热等静压的界面反应和热变形析出过程和演化行为,并提出选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有利于氧化物强化相均匀化.  相似文献   
79.
采用水热法系统研究了基底预处理(基底铺膜、不铺膜吹氮气处理和盐酸浸泡处理等)方式对于制备ZnO微/纳米管阵列的影响;结合ZnO晶体的微观结构,探讨了基底特征与ZnO微/纳米管阵列生长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采用高纯氮气和盐酸浸泡预处理基底均能制备得到ZnO微/纳米管阵列,并且这两种预处理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管在尺寸、形貌和分布上有所不同.ZnO微/纳米管成管机理研究表明,ZnO顶部锌终端对于生长微/纳米管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0.
在700℃炉冷、870℃空冷和炉冷三种热处理条件下,制备了氧化铱pH微电极,并对比了微电极的线性范围及响应时间.结果表明:热处理条件对Ir氧化物膜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其开路电位的稳定性及响应速度.700℃炉冷和870℃空冷制得的电极氧化膜表面粗糙,孔隙率不均匀并伴随有裂纹;而870℃炉冷条件下制得的电极具有表面氧化膜均匀、响应时间短以及线性好等优点.铱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是Ir丝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高温Li2CO3起到一种溶剂的作用.铱氧化物电极的H+响应是由于电极表面水合氧化铱与溶液中H+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为Ir4+与Ir3+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