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69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分析遗留下分层开采时再生顶板的运动规律及矿压显现特征,以北皂煤矿油页岩分层下行开采为背景,结合前期研究中建立的下分层再生顶板碎裂结构模型及其分带特征,通过改进传统的相似材料配比构建了下分层再生顶板碎裂结构相似材料试验模型,并对下分层开采中的顶板运动、支承压力分布及支架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二次采动影响,再生顶板垮落岩块碎胀系数较小,压实程度较好.上、下分层采高接近情况下,下分层工作面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及峰值均小于上分层,分别为上分层的38%和51%;下分层支架受力为上分层的91.6%;下分层采出后顶板中不规则冒落带及规则冒落带高度均增加至采前的3倍;裂隙带高度增加为采前的1.6倍.为类似条件的下分层采场设计、支架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限制侧向膨胀、允许侧向收缩时压实膨胀土、压实红黏土在不同上覆荷载作用下干湿循环试验,定量分析了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红黏土的胀缩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干湿循环次数下,膨胀土、红黏土试样的胀缩变形幅度随上覆荷载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上覆荷载的作用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膨胀性土的胀缩变形.  相似文献   
13.
通常对原始资料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合并依靠工程师个人的经验与习惯.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FCM法,并给出了迭代公式和相应算法.改进后的FCM法可用于对土层的分类,同时给出一种按照模糊贴近度大小进行土层归并分类的方法,使得土层的归并划分更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谢桥煤矿1242(1)首采工作面为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顶板活动规律、液压支架的性能和对该煤层顶底板的适应性及控制效果、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对初次来压期间和周期来压期间支架载荷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为后期开采11-2煤层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张集矿九层煤厚度与倾角变化大,为能用单体柱一次采出3.2m厚的煤层,确保采面、顺槽及底板巷迟支护的完好,作者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采高及倾角条件下的采场围岩应力的分布特征,从而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用煤岩学的方法对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气源岩的有机质类型、组成和有机质的演化程度、影响因素以及煤中与油气生成有关的次生显微组分及超微构造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在下部采动煤层的顶板岩层内布置巷道 ,其位置选择与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状况密切相关 .依据煤矿地表移动计算公式和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建立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概率积分法预计计算模型 .根据最大下沉量、主要影响半径、拐点移动距等移动参数与埋深的关系 ,利用参考坐标系确定采场上覆岩层移动下沉计算公式 .并结合实例进行岩层移动变形预计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十分接近 .图 1,表 1,参 5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四个不同回采参数试采面的钻孔注(放)水试验资料,研究了每个采面底板采动破坏深度和强度,分析了采面斜长、采高与底板采动破坏深度的关系,查明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底板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第一分层,为改革采煤方法安全带压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一套砂、泥薄互层的组合类型,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尤以层间的非均质性最为严重,明显受基准面升、降,和可容纳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变化影响。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建立了6种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模式,探讨了向上变深、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向上变深后复变浅的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