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2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针对上海新建11 号线盾构隧道夹穿地铁4 号线的工况, 采用数据监测的方法, 分析了先下后上穿越施工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规律, 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变形曲线进行了拟合, 并得出了穿越段全长纵向的变形曲率. 基于改进的隧道纵向等效化连续模型, 得出了隧道纵向变形曲率与环缝张开量的关系, 并结合行业规范, 对先下后上多层次穿越引起的既有隧道变形提出了建议控制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 新建隧道先下后上夹穿既有隧道时, 应控制开挖工程中的最大变形量; 内外圈的变形集中在上行线隧道中心线左右2.5 倍盾构外径范围内; 下穿施工时,外圈由于先期扰动, 沉降量较内圈更大, 先期扰动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圈中心区域. 研究成果为地铁叠交穿越, 尤其是先下后上穿越既有隧道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
高质量网格的设计与生成是复杂流动CFD精确计算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采用新颖的多层嵌套重叠网格策略、可靠的重叠网格切割准则、快速的多级网格切割方法和高效的隐式切割技术,发展了一种多层多块隐式嵌套重叠网格技术以及相应的多级多重网格流动计算方法.在生成嵌套重叠网格时,只需要初始网格和边界条件,而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嵌套重叠网格的自动切割.对某级网格进行多重网格流动计算时,仅考虑该级网格的嵌套重叠切割处理,而忽略低级粗网格的网格切割影响,有效提高了流动的计算效率.两个典型的复杂流动算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3.
从水墨画成画机理出发提出一个实用的3D毛笔模型系统,精确模拟毛笔几何形态及运动弯曲等动态交互行为.提出势能一阈值方法以灵活控制毛笔形变的弹塑性转化及扭转程度.采用快速分叉算法,随机生成真实感很强的毛笔分叉效果.结合3D毛笔模型和虚拟宣纸模型设计了水墨扩散传输算法,从而形成完善的水墨成画机制.上述方法可有效仿真艺术创作过程中毛笔的动态变化,实现单笔扩散、多笔次叠加和干笔飞白等数字水墨特效.  相似文献   
44.
分析莆仙方言的“有/无”具有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三种词性,指出莆仙方言“有/无+X”重叠式是受莆仙方言形容词重叠格式制约的,重叠后具有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特征,特色鲜明,在汉语的重叠范畴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5.
基因重叠是高等真核生物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基因组排现象.综述了高等真核生物中的重叠基因的分类、数量、互补或自然反义转录本(NATs)可能的生物特性和功能及重叠基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6.
对喷流/外流干扰流动机制及其引起的气动特性的变化研究是采用横向喷流控制技术中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旋转弹喷流干扰力放大因子受到的旋转影响不可忽视.采用CFD技术对带有两股前后布置的横向喷流旋转弹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旋转、喷流流场及不同转速下的力放大因子,结果表明,在正攻角时,力放大因子随转速增大而增大,负攻角时随转速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7.
研究一种基于交叉变异操作的连续域蚁群算法,该算法对解的每一分量的可能取值组成一个动态的候选组,并记录候选组中的每一个可能取值的信息量.在蚁群算法的每一次迭代中,首先根据信息量选择解分量的初值,然后使用交叉、变异操作来确定全局最优解的值,通过相应算法设计,对于来自相对适应度较大的解的分量值, 其变异的区域较小,成为局部搜索,反之,变异的区域较大,则构成全局搜索.同时,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多,分量值的变异幅度逐渐变小,这样可使收敛过程在迭代次数较多时得到适当的控制,以加速收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把交叉变异操作的连续域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性能进行比较,证明了交叉变异操作的连续域蚁群算法具有较高的搜索较优解的能力,大大节约了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48.
笔触误差处理一直是概念草图模糊性信息量化提取的重要步骤之一。将笔触误差分为笔触重叠和交点误差两大类;针对这两类笔触误差的处理过程提出改进的算法,以期获得更好的笔触处理效果。最后,建立了概念草绘的实验系统;并以某健身器材作为笔触误差处理的实例验证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较好的处理笔触重叠和交点误差,构建出满足设计师要求的模型图样。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个新的色谱重叠峰解析方法———基于遗传算法(GA)和EMG模型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EMG-RBFNN)的色谱重叠峰解析。为了使EMG-RBFNN具有结构重组能力,用于色谱重叠峰解析的EMG-RBFNN采用了遗传算法。遗传算法具有鲁棒性和全局优化能力,若种群过小,则陷于局部极值点的概率将增高,而EMG模型是一个低效模型,选用过大的种群,必然使解析过程加长。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文中提出先用高效色谱峰近似模型———标准高斯模型进行繁衍,而后再用EMG模型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50.
研究汽车组队速度和距离偏差系统的前向行驶扰动的仿真问题 .汽车组队速度与距离偏差系统的线性随机模型可由具有重叠互联、两两汽车组成的子系统模型构成 .利用系统包含原理的约束和集结条件 ,使系统的重叠结构分解 ,根据系统分散次优LQG控制算法 ,对车组速度和距离偏差系统进行的仿真研究表明 ,次优控制在适当选择重叠结构分解的动态平衡因子和性能指标加权阵时 ,可代替系统的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