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9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轼的言梦词抒写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怀,是他积极旷达、物我两忘与自由审美的寄寓与超拔的人生观.他所言"世事一场大梦"是智者对苦难的超越.  相似文献   
92.
曹菱红  胡戬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00-102,111
在分析研究生复试及优秀生源选拔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之上,针对研究生招生工作实践中的相应问题,提出了要加大研究生招生改革力度;推进研究生招考模式的国际化发展;实现研究生复试方法的多样化;加强招生单位行使自主权的责任,以此促进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争取优秀生源,把好研究生招生质量关,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的选拔机制和淘汰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持续繁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试析我国优秀教练员职业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职业心理视角,对我国优秀教练员心理进行了探析,认为我国优秀教练员具有鲜明的职业心理特征,良好职业心理特征是优秀教练员必备素质,也是他们建立业的基石保证。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以详实的试验数据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穿孔性阑尾炎术式改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良术式是成功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是培养测控卓越工程师的关键环节。根据湖南大学测控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结合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电表生产线实习岗位,制订了测控卓越工程师智能电表生产线顶岗实习流程,探索校企紧密结合的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方案和理念,为相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针对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对《公差与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构建了分层次面向工程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提出了由传统演绎教学法向多种归纳法融合教学转变的新思路,并就保障该教学体系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7.
为尽快提高独立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适应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完成教育部及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面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给我们电类基础实验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迎来了电类实验教育和改革的挑战。该文从独立院校的教学实际出发,转变原有以教为主的观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将实验课程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加强基础实验与社会先进技术发展接轨,在新型本科院校电类基础实验课程开展改革。  相似文献   
98.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大力推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和运行,是卓越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校内整合教学实验室、建立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措施,保障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组织和运行。  相似文献   
99.
高校开展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工程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综合训练,检验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是否掌握了工程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必需的基本技能。但近年来,在就业、考研等外部压力下,学生对毕业设计普遍投入不足,本科毕业设计水平普遍下降。文中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设计现状,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提出了毕业设计改革思路:包括前期课程准备、团队选题模式、毕业设计时间自主、多样化毕业设计成果考核等。  相似文献   
100.
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和全球资源竞争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培养地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学行业教育应顺应社会要求,改变地学专业的现状,以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建立政产学研会多方协同构建多平台支撑地学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该支撑体系有助于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并提升地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地学创新人才,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