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了探讨空间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环板节点的受剪性能,基于ABAQUS建立圆形和方形空间环板节点在3种不同梁端加载方式下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节点域的剪力-梁端位移曲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4个影响节点域抗剪的参数进行分析,以此来明晰空间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受剪机理.结果表明:平面内-平面外梁端依次加载为节点域受剪的最不利加载方式,钢梁强度、柱混凝土强度、柱钢管强度对节点域抗剪起着有利作用,轴压比在一定范围内对抗剪有利,超过这个范围反而不利.  相似文献   
72.
强风化千枚岩路基填料室内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分是影响强风化千枚岩路基填料崩解、破碎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强风化千枚岩填筑路基的稳定性。通过滤纸试验测定了风化千枚岩填料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该土样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应用自主研发的设备进行了强风化千枚岩填料水分迁移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风积沙隔断层对强风化千枚岩填料水分迁移路径的影响,揭示了水分迁移机理。结果表明,风积沙隔断层可以改变强风化千枚岩填料的水分迁移特性,具有良好的隔水作用。  相似文献   
73.
CO和CH4是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纸绝缘劣化期间重要产物,DP值是纸劣化程度的直观量度,对它们进行综合研究在评估变压器内绝缘老化有极其显著作用。为研究特征气体和DP值的关系,在实验室中制备纸样品,开展色谱试验,得出特征气体CO和CH4随老化时间的增减情况;对纸样品进行DP值测试得出它在加速老化情况下的变化;提出不同老化特征量,得出溶解气体和DP值之间拟合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CO和CH4含量随老化时间加大不断增多,随温度不断上升其幅值也在逐渐变大;提取老化时间为10、20、30、45天为特征参量,得出不同温度下DP值随CO、CH4含量变化的函数关系;为诊断油纸绝缘的老化情况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4.
针对深空探测采样容器爆炸焊接密封工艺,将圆柱形容器爆炸焊接简化为平板爆炸焊接,设计了几种密封工艺方案,进行了爆炸焊接实验,结合爆炸复合件强度拉伸试验和金相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条型炸药作用下能得到相对应的条形焊接区域,且能很好地实现焊接-切割一次成型;确定的焊接工艺能实现严实密封.  相似文献   
75.
对影响共箱封闭母线绝缘性能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6.
邓荣兵  金先龙    陈峻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44(10):1456-1459
针对中空夹胶玻璃幕墙系统爆炸响应问题,考虑玻璃板块间气体层作用及周围支撑部件影响,建立了爆炸冲击波和中空夹胶玻璃幕墙流固耦合的三维精细有限元模型,在高性能计算平台上重现了玻璃幕墙防爆炸原型试验中爆炸冲击波与中空夹胶玻璃幕墙的相互作用过程.研究了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幕墙的动态响应情况,得到了与试验一致的结果.数值模拟分析为玻璃幕墙结构的抗爆设计与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在对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已探明油气田储量规模划分的基础上, 应用分形理论对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的分形关系进行了研究, 讨论了油气田储量规模分布的分数维值D的含义。油气田储量规模分布的分数维值D反映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程度, 勘探开发程度越高, 分数维值D越大; 勘探开发程度越低, 分数维值D越小。利用分形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油气田储量规模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评判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程度, 预测未来发现油气田的数量及其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78.
把外P-集合XF定义成外P-信息(x)F,利用外P-集合的特性,给出外P-信息显性分离、隐性分离概念和分离定理,给出外P-信息显性-隐性分离生成的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79.
 在分析建筑外覆面系统火灾蔓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外覆面系统建筑材料及构件燃烧性能的评价和外覆面系统整体防火性能的评价两个方面综合比较了欧美建筑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评价体系,根据外覆面系统建筑材料及构件的燃烧性能以及是否存在空腔结构,提出了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分级方法及其相应的防火性能评价要求,建议在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建筑材料及构件的不燃-难燃-可燃量化评价方法的同时,尽快建立外覆面系统整体防火性能评价方法以及确保测试构件与建筑外覆面系统实际状况相一致的机制,并把外覆面系统的防火性能要求纳入到建筑整体消防安全问题中统筹考虑,在国家强制性通用消防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的原则性要求及具体测试标准,进一步强化建筑行业自身在确保建筑外覆面系统防火性能方面的责任。  相似文献   
80.
绝缘手套法是配网带电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为获取穿戴绝缘手套的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疲劳特性及其诱发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风险,开展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疲劳评估研究.针对配网绝缘手套法的典型作业工况,搭建了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上肢的sEMG试验平台,采集受试者上肢(右手)各目标肌肉在是否穿戴绝缘手套下的sEMG信号;基于时域特征参数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及频域特征参数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DF)对绝缘手套的上肢肌肉疲劳特征进行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了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肱桡肌疲劳状态识别模型.结果表明:穿戴绝缘手套作业时各目标肌肉更容易进入疲劳状态;穿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作业人员上肢部位的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的疲劳程度依次递减,与仿真计算的分析结果一致;sEMG时域特征参数IEMG、RMS对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疲劳的表征效果要优于频域特征参数MPF和MDF;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肱桡肌疲劳状态识别模型总体平均准确率为86.56%,能有效识别上肢肱桡肌肌肉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