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新型装饰材料也越来越多,文章论述了新型材料的工艺原理及特点,说明了其材料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22.
研究局部紧Hausdorff空间X上的Fuzzy测度的正则性。首先引入X上内(外)正则集,正则集以及正则Fuzzy测度的概念,并给出了Fuzzy测度正则的充要条件和任意两个紧(或紧Gδ)集的正常差内(外)正则的条件。其次证明单调递增的内正则集的并是内正则的,具有有限Fuzzy测度的单调递减的外正则集的交是外正则的。最后在严格单调条件下,证明具有有限Fuzzy测度的有限个两两不交内正则集的并是内正则的以及每一个紧(或紧Gδ)集是外正则的当且仅当每一个有界开集是内正则的。  相似文献   
23.
在一维绝缘铁磁链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磁振子-声子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有限温度时磁振子一声子相互作用下的一维绝缘铁磁链的磁振子衰减,计算了在布里渊区的磁振子衰减-ImΣ^*(1)(κ)曲线,发现在布里渊区边界区域磁振子衰减最明显,讨论了各项参数的变化及不同的温度对磁振子衰减的影响,根据关系式-ImΣ^*(1)(κ)=n/(2τ)可以对磁振子寿命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Android嵌入式便携设备操作系统的特点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弹道仿真计算系统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面向对象的典型外弹道仿真模型,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计算的效率与精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便携式弹道仿真计算系统能够满足军队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25.
简述了热力管道保温的必要性,介绍了热力管道的保温方式及预制直埋保温管的组成,探讨了集中供热施工现场中的预制直埋保温管接头保温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塑料门窗的加工制作安装过程中各种对门窗质量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指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从而保证了塑料门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7.
本文用动态介电分析方法(DDA 方法)、热板法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粉云母纸组成对大电机机主绝缘材料(环氧 TOA 复合体系)的凝胶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云母使凝胶时间显著缩短,是 Cr~(3 )偏高的缘故;黑云母使凝胶时间大大增加,是由于 Fe~(3 )等的含量高.Cr~(3 )、Fe~(3 )是导致环氧 TOA 体系凝胶时间波动的主要因素;它们都使环氧 TOA 体系的活化能明显下降,使粉云母带的贮存稳定性变差.本文初步探讨了以上组成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8.
综述了国内外对硅橡胶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作绝热包覆材料所进行的应用研究,强调了硅橡胶的优点以及应用中要注意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了斯特林发动机热腔壁的热负荷条件,并测试了硅酸铝纤维,蛭石,高铝粉三种绝热层对腔壁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无论哪一种绝热层,都能明显降低腔壁温度,但效果最好的是硅酸铝纤维绝热层。  相似文献   
30.
文学作品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化境”,本文从“内”与“外”,也即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并结合优秀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谈如何达到“化境”。以形象生动的例子论证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求神似而非单纯的形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