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996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31.
本文在研究硅灰活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硅灰混凝土增强机理,指出采用“双掺技术”生产超高强混凝土是现阶段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2.
苯甲腈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中光化学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00W中压汞灯为光源,对21种苯甲腈类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下简称光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半衰期均小于35min。实验证明存在基态电荷转移络合物(ChargeTransferComplex,下简称CTC),并认为是引起光氧化反应的重要因素。苯环上斥电子取代基、腐殖酸、一些无机盐、酸性或碱性介质、温度等均能加快反应,但吸电子取代基会减慢反应、本文还以日光为光源对几种苯甲腈类化合物在天然水中进行了光解研究,表明光解速率较慢,推测反应主要是水中可溶解有机物(下简称DOM)的光敏化所致。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以 LnA_3·HA((Ln=Eu、Pr、Yb,HA=HPMBP)的固态配合物作为核磁共振的移位试剂,以 CDCl_3,CCl_4为溶剂,对正已醇、正辛醇作了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都有一定的位移作用,且以 YbA_3HA 尤为显著,EuA_3·HA、PrA_3·HA 俏差.YbA_3·HA 及 EuA_3·HA向低场位移.PrA_3·HA 向高场位移,YqA_3·HA 的位移能力略逊于 Eu(fod)_3,不过 YbA_5·HA有易于合成,不吸潮,易于保存,价格便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4.
2,10-二(β乙氧羰基)-3,11-二羟基-二螺[5.1.5.3]十六-2,10-二烯-7-酮不同熔点的光学异构体的构型一直未确定,本文利用化学方法、核磁共振法和X-射线晶体衍射法,确定了这两个不同熔点的异构体的相对构型及其在溶液和晶体中的构象。为了研究二螺[5.1.5.3.]类化合物的结构问题,首先合成了一系列的二螺[5.1.5.3]化合物,对它们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其中6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然后用二维核磁共振方法研究2,10-二(β-乙氧羰基)-3,11-二羟基-二螺[5.1.5.3]十六-2,10-二分7-酮的异构体,确定了它们的相对构型,具有 14D~141℃熔点的为内消旅(R, S)构型。而具82~38℃熔点的为由(R,R)和(S,S)构型组成的外消旋体;通过对二维核磁共振谱的分析,讨论了这两个二螺环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同时培养得到了其中具有82~83℃熔点的2,10-二(β-乙氧羰基)-3,11-二羟基-二螺[5.1.5.3]十六-2,10-二烯-7-二的片状单晶,用X-衍射线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Pnca,发现其晶体在一维具有很大晶胞参数,在有机小分子晶体中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35.
 分析了云南西双版纳产的海南三七挥发性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中分离鉴定了51个挥发性成分,主要的成分为α-蒎烯(6.83%)、茨烯(13.00%)、β-蒎烯(18.97%)、茨酮(5.80%)、沉香醇氧化物(5.11%)等.表明云南产海南三七挥发性成分较丰富,多为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其中蒎烯含量最高,且其中含有多种芳香性物质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6.
 以糠醇为原料,经酯化,硝化,水解,氧化制得关键中间体5-硝基糠醛,总收率51%;再与胺类化合物反应合成了一系列5-硝基糠醛缩胺类化合物,收率71%~89 %.产物及中间体经IR,1H NMR,MS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37.
以对苯二胺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偶联和亲核取代反应设计合成3类新型的对称型双偶氮苯化合物,讨论并总结合成路线和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核磁、红外等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和表征,考察酸碱度、溶剂、不同取代基对偶氮化合物紫外吸收的影响,发现此类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随着溶液pH的增大、溶剂极性减小、取代基共轭效应增强明显红移.  相似文献   
138.
微波辅助下锡林浩特褐煤的CS_2-丙酮萃取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辅助下用等体积的CS2-丙酮为溶剂对锡林浩特褐煤进行萃取,萃取物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共检测到70种有机化合物,可分类为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醛类、酮类、脂肪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为最多,共26种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4.36%,推测因为CS2和丙酮之间存在缔合关系,促使含氮化合物从煤中被萃取出来.  相似文献   
139.
根据非氢原子类型分类、基于非氢原子相对电负性和非氢原子间距离等进行计算得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为描述子,对16种氟化酚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研究并建立了氟化酚类化合物定量结构与生物毒性关系的5变量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为0.914.上述模型对16种氟化酚类化合物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留一法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856.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0.
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往往因为季碳中心的存在而表现出更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文章首先以氢化钠作碱,利用酮和酯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的α-取代-1,3-二羰基化合物,收率50%~87%;然后进一步通过烯丙基化反应成功合成了具有3个官能团(2个羰基和1个烯基)的季碳砌块,产率为50%~93%.并对合成的α-取代-1,3-二羰基化合物和烯丙基化产物进行了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