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系统科学   52篇
丛书文集   106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411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对钢纤维高强砼和普通精强砼的轴心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弯曲韧性、韧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在普通高强砼中择加适量钢纤维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钢纤维在砼基材中产生增韧、阻裂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双包层阶跃光波导,内包层的折射率大于芯及外包层的折射率,因而光被限制在内包层中传播。文中推导了此类光波导的子午光线和空间光线的数值孔径。在弱波导近似下推出了柱坐标下的波导模式方程。  相似文献   
103.
用粉浆浸渗-层叠热压工艺制得了9种不同组元热失配的复合材料.用金刚锥显微脱粘法测得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研究了组元间不同热失配对界面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热先配愈大,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愈高,两者之间存在着近似的指数关系;轴向热失配对界面强度影响则较小.用热残余应力对界面强度影响的计算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果,两者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4.
提出了一种直接把光纤通信中传输的数字光信号转换为微波传输的数字电信号的接口设备的设计,分析了反射式微波0~π调相器的电路和特性。  相似文献   
105.
在讨论了光纤传输时延温度特性及其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光端机房设备和仪表进行脉冲时延法测试的系统、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实测结果表明,在低温范围内光纤传输时延随温度并非呈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6.
一种新的四边形层合板与夹层板单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域内一致和边界一致概念,以最小二乘法求出对剪应变的单独插值函数,并利用节点坐标进行坐标变换,可构造一种基于Mndlin板弯曲理论的四边形板单元。将这种方法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与夹层板的静动力分析,该单元推导简单,易于程序实现;由数值算例表明具有很好的特性,计算精度好,避免了剪切闭锁现象,对厚板及薄板均适用。  相似文献   
107.
钢纤维砼抗折疲劳寿命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分点加载研究了不同应力水平下钢纤维砼梁试件的疲劳寿命及其分布规律,这些分布规律是不相同的。,采用图解法,矩方法,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的SFRC疲劳寿命布尔分布诸参数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8.
给出了一种用于波分复用的全光纤通信系统,对作为该系统重要组成的光纤激光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光纤Bragg光栅(FBG)滤波器及光检测器等新型器件进行了评述,并论述了全光纤波分复用通信的可行性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09.
在以YAG倍频激光器为光源进行阶跃型单模订英光纤的受激喇曼散射实验中发现,随斯托克斯波级次的增高,产生的模式为光纤所能传输的最高阶模式。由于光纤中介质对不同的波长具有不同的色散效应,因此,要求形成导模的斯托克斯波能同时满足色散效应和受激喇曼位相匹配这两个条件,才能在光纤中传输.根据理论计算能够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10.
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折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完成了127块100 mm×100 mm×515 mm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20~900℃条件下的高温试验和高温后的弯折试验.以C40普通混凝土作为参照,考察了C50,C80和C100高性能混凝土棱柱体试块在火灾中的特点;通过对强度等级、外掺聚丙烯纤维和外掺矿渣与硅灰等因素的对比,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折强度与经历温度间统计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