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8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372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31.
基于气测资料构造适当的综合指标,分别利用模糊模式识别和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测资料与储层含油气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气测综合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模糊关系,而且对待识别样品气测资料的随机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神经网络法能够较准确地建立气测综合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但在待识别样品气测资料具有随机性的情况下,识别结果具有随机性:利用模糊模式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快速为储层含油气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且前一种方法的识别效果优于后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2.
广谱"油膜"暂堵钻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钻井过程中,为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通常根据油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在上部钻井液中加入合适粒径的暂堵剂,再配合胶体填充粒子将其改造为对油层具有保护作用的钻井液。但在实际井中,油层孔喉半径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经改造后的钻井液仅对某井段具有较好的屏蔽暂堵效果,而对另外的井段则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油层作用。针对油层非均质性强、孔径分布范围较大、油层孔径难以准确预知等特点,根据室内岩样污染评价结果,提出了采用广谱“油膜”暂堵剂GPJ的暂堵技术。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不仅实现了对油层的广谱暂堵,而且保护油层效果更佳,可获得更大的日产油量。  相似文献   
133.
注CO2油气藏流体体系油/水和油/气界面张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高压界面张力装置测定了某油田在油藏温度下,原油中不同CO2注入量时油藏流体/地层水的界面张力,并考察了压力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原油中CO2注入量的增加,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不断减小。相同CO2注入量时,随着压力升高,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增大;当CO2摩尔分数达到0.650时,测得的油藏流体/地层水界面张力随压力的升高已变化很小,同时,从测得的PVT关系中也已很难分辨出泡点压力,体系接近一次接触混相的状态。当CO2摩尔分数为0.578时,油藏流体/CO2界面张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对某油井采用注CO2降低油藏流体/地层水、油藏流体/CO2间的界面张力的方法是可行的,注CO2方法在降低界面张力的同时,还增加了地层压力,对提高油井的采收率有利。  相似文献   
134.
16S rRNA基因技术在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研究,也为研究油藏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尤其16S rRNA基因技术应用于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该技术克服了基于细胞水平研究方法的不足,能更准确、更客观地揭示油藏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动态变化、种群结构及进化等方面的信息.文章简要综述了16S rRNA基因技术发展历程及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详细概述了16S rRNA基因技术在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用于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的16S rRNA基因技术,讨论了16S rRNA基因技术目前在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利用T-RFLP、DGGE等分子生态学技术在河口采油厂罗801区块空气辅助微生物驱和单12区块内源微生物驱研究中的应用,阐明了分子生态学技术在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中的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刘国力 《中国西部科技》2007,(9):112-113,142
洋河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担负着秦皇岛市工农业供水及下游的防洪抗旱的重任。洋河流域降水时间集中,河身短,汛期易形成洪水,防汛调度工作十分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洋河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运行情况,通过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防洪调度工作中的运用,阐明了水情自动洲报系统的实时性、综合性等特点,进一步表明了自动化管理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根据水库拦泥特征,提出了库容损失法、洪灾损失法、堤防加固费用法等3种水库拦泥效益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7.
公众环保意识与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开始蓄水后,三峡库区江段水面将扩大,水深增加,江水流速变缓,库区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只有使库区的环境危机真正根植入公众心中,才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保护库 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8.
渤中凹陷地震-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应用地震 -沉积相的工作方法研究了渤海湾盆地老第三纪地层发育及地震相的特点 ,解释地震剖面 ,并转化为沉积相 ,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作出预测。研究工作强调了地质模型的作用 ,并用岩芯的资料及单井的沉积相分析来约束地震解释。指出地质模型约束地震解释 ,是克服地震多解性、提高解释精度的有效方法 ,更好地发挥地震横向预测的作用。地质模型主要据“四扇一沟”的模式来构建 ,其依据是在渤海湾的沙河街组及东营组 ,其储层砂体主要是由在深湖条件下 ,在凸起的边缘上 ,往往有扇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组成 ,它们的分布区 ,往往就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研究发现 ,区内凡是凸起边缘若发育了断层 ,就有可能促使湖底扇的发育。在渤中的老第三系 ,浊流比较发育 ,因而 ,浊流砂体的预测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 ,根据薄片研究、阴极发光显微镜研究、粘土矿物分析、同位素分析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研究层位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 ,少量的长石岩屑砂岩。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长石的高岭石化、压实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最后根据成岩作用的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砂岩的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40.
基于PowerBuilder和MapObject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信息查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复杂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利用ESRI公司的地图控件MapObjects2.0,在PowerBuilder环境下,开发成功了功能强大的水库洪水调度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了地图的缩放、漫游、导航、定位和直接在地图上进行查询、分析等功能,使信息查询更迅速、直观。实际开发表明,PowerBuilder与地图控件MapObjects2.0结合开发水库洪水调度系统, 不仅开发过程简单、开发速度快,而且充分发挥PowerBuilder管理、访问数据库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