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对宁夏红寺堡新灌区综合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全面分析,论述了绿洲防护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即风沙物理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生态位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建设红寺堡新灌区防护体系的具体方法:首先,在绿洲外围营造宽阔的封沙育草带;其次,在绿洲边缘营造固沙林带和阻沙林带;第三,在绿洲内部营造“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第四,有计划地营造薪炭林饲料林,提倡“四旁”植树,绿化居民点.最后,总结了建设防护体系时所面临的问题,即模式选择、树种选择和管理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42.
探索了沙漠一绿洲区域中药资源的数学模型.利用Fick定律、守恒原理和生物数学方法,得到了关于一般中药种群的单种群模型和关于寄生中药种群的n种群模型,它们是系数允许间断的反应扩散方程模型.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还得到了模型解的存在唯一性,而只有沙漠或者只有绿洲区域的对应中药资源模型是本模型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43.
 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是利用高新技术将沙漠戈壁不毛之地变为绿洲,技术路线的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的224团场、河西走廊嘉峪关戈壁滩上的葡萄园、大面积的设施农田大棚种植,都是新绿洲的实证。微型藻类是强大的太阳能转化器,先后在库布其沙漠恩格贝、乌兰布和沙漠吉兰太、毛乌素沙地鄂托克旗建成的微藻养殖场,都是叶绿素工厂,在原本的不毛沙地上,生产高品质的营养品。未来的新绿洲沿着钱学森指出的方向,将创造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44.
中国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旱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根据这些环境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着重论述了对绿洲系统的研究,并阐述了运用生态场理论从整体和动态上判断与预测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45.
干旱区绿洲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全面分析吐鲁番市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该市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提出了协调人地关系,促使该市经济较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灌区为研究对象,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和NDVI数据, 研究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异, 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际引水量和单产耗水量, 分析绿洲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率, 得到以下结果。1) 年潜在蒸散量在800~1200 mm/a之间, 每年6-8月为峰值。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在614~999 mm之间, 每年4-8月需求最大, 空间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 黑河干流沿岸灌区生态需水量相对较大。2) 黑河中游引水以地表水为主, 地下水为辅。2008年引水总量最大, 引水量较大的灌区主要集中在黑河干流沿岸。3) 黑河中游水资源配置总体情况较好, 黑河干流周边灌区供需比普遍大于1, 山丹县及民乐县灌区供需比小于1。近80%的灌区属于水资源配置高效或相对有效的地区, 仅4个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1个灌区引水量严重不足, 因此适当调整部分灌区引水量, 进一步推广节水理念和技术, 是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研究结果对提高干旱区水资源配置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黑河中游绿洲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计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黑河中游绿洲空间结构形成的资源条件,从空间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采用区域规划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建立绿洲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的经济计量模型,并找出了可使绿洲空间结构效益显著提高的"献身"因素,旨在为黑河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8.
河西走廊土地利用格局及影响因子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基于GIS(arcview 3.2a)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土地利用格局形成的贡献作用太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9.
黑河绿洲农业自然资源空间组合与潜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着重计算分析了黑河流域的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和光温水土潜力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光温潜力衰减明显,衰减最为明显的区域是上游祁连山区和下游额济纳三角洲地区,分别达68%和64%,尽管如此,目前实际的生产力远未达到农业自然生产潜力,中游地区的高位冷凉型绿洲(1700-2300m)增产潜力最大,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光、热、水、土资源的空间组合错位,限制了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对作物气候适宜性的贫民是规律的认识有助于农作物的合理布局,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安排在最适宜的种植区,高位冷凉绿洲区今后应以春小麦、马铃薯、胡麻、油菜、蚕豆等为主,逐步压缩中位绿洲春小麦种植面积,中位绿洲(1100-1400m)及低位绿洲(900-1100m)以玉米、谷子和瓜、果、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土、光、热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50.
黑河中下游绿洲生态安全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黑河中下游5个绿洲1980s中期和2000s近期的状况开展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各个绿洲及流域的生态安全变化分析。无论是1980s中期还是近期,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结果均由中游向下游依次降低,而近期的生态安全状况又比1980s中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幅度也是由中游向下游依次增大。在支持区域生态安全总系统的3个分系统中,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水安全和土地安全水平均明显下降,社会经济安全有所上升。在宏观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游绿洲耕地的增加和绿洲面积的扩大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对下游绿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是导致下游绿洲萎缩,整个流域绿洲系统面积缩小、稳定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调配和流域的综合管理,才能实现黑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