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综合类   5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胰岛素对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中,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比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研究两者发挥作用的差异,分别选择IRS1、IRS2的4个结构数据,构建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计算整体拓扑特征,分析网络的hub氨基酸差异,计算7种中心性特征。实验表明,IRS2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的平均度及聚类系数高于IRS1的1QQG、5U1M、6BNT;IRS2中的hub氨基酸ATP、LYS、ILE是IRS1所没有的;除子图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外,IRS2网络中节点的其他中心性特征均优于IRS1。结果表明,IRS2的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中,节点聚集程度较高,更容易形成模块,更容易到达其他节点,与其他节点发生通讯。可以推测:IRS2在胰岛素对肝脏的代谢调控中比IRS1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银杏酚酸是银杏种仁中的过敏原。笔者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银杏酚酸的提取工艺,并通过HPLC对其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银杏酚酸提取量的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12 h,料液比1∶12.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银杏酚酸主要有5种。验证性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银杏酚酸的提取量(PW)达到147.94μg/g,残留的银杏酚酸质量分数为2.19%,显著小于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33.
周永红  郭辰  黄慧 《广西科学》2007,14(2):147-149
采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南瓜子油,并利用GC-MS对其脂肪酸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结果得到,用微波辐照诱导萃取南瓜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微波功率900W下,用正已烷提取50s,南瓜子油得率为41%。南瓜子油中亚油酸含量高达56.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5.43%,是制备营养保健油的优质原料。微波提取的南瓜子油颜色澄清、香味自然,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
油脂中脂肪酸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几种油脂的脂肪酸含量。对测定条件进行了选择,色谱柱为SE-3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25 m×0.22 mm×0.2μm),柱温为190℃,载气流速为1 mL/min,分流比为1∶100。对棉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小米乳芽油、猪油中所含脂肪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普遍高于饱和脂肪酸,其中大豆油中亚油酸的质量分数(下同)最高,达60.02%;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猪油,其中小米乳芽油的最高,达84.33%,而猪油只有50.43%。  相似文献   
35.
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水果,将梨汁进行酿造,得到的梨汁酒既有酒的醇香又有梨的保健功能,对发酵型梨汁酒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起始糖度20%左右,最佳发酵温度20℃,发酵液pH为5,发酵时间7d,该条件下发酵的梨汁酒颜色金黄,透光率高,口感较好.同时也对梨汁酒工业化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mineralization. A certain amount of i15:0, a15:0, a17:0 fatty acids coexist with small amounts of i17:1ω7c and 10me16:0,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of Desulfovibrio and Desulfobacter sp.,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n the sandstones. The pres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SOB), such as Beggiatoa and Thioploca, is indicated by significant amounts of 16:1ω7c and 18:1ω7c fatty acids. The existence of the SRB in the deposit, as inferred from the fatty acids, is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foss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e-stage pyrit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nvironment may have been favorable for the SRB to grow since ore formation (9.8-22 Ma). The bacteria may have degraded hydrocarbo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tilized hydrocarbons degraded by oxic microbes in the deposits. This process may have produced 12C-rich calcite and prominent baseline humps of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and 25-demethylated hopanes and tricyclic terpanes. The exist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deposit may have resulted in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to sulfide, re-oxidization of the sulfide to sulfate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of the sulfate to sulfide. This assertion is supported by ore-stage pyrite with δ34S values as low as-39.2‰, and the lightest sulfate (about 11‰) measured during the Phanerozoic, a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46‰.  相似文献   
37.
离子色谱是检测果汁内有机酸的重要辨别法,但需要反复试验以确定最优色谱条件。为缩短时间、降低成本,首次将离子色谱保留模型应用于果汁有机酸的分析中,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情况下提出优化模型,随后确立该模型分析果汁内7种有机酸的最优色谱条件。在该条件下,对苹果汁中常见的7种有机酸进行检测,对3种不同的苹果汁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准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果汁内有机酸的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8.
以紫丁香醇和L–苯丙氨酸作为酚类物质和氨基酸的代表物质,比较了漆酶/酚类物质和漆酶/氨基酸对OCC(废瓦楞箱板纸)纸浆纤维表面性能的改善效果.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纤维形态分析对纤维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对漆酶和小分子物质共同处理后的OCC纸浆进行物理性能检测.纤维形态分析和表面电镜的测定证明了酚类物质和氨基酸可以接枝到纤维表面,表现为纤维粗度增加,纤维表面出现沉积物及纤维间连接膜生成,从而提高成纸强度,特别是湿环压强度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9.
40.
利用k=2时分子序列进行模型研究了同义密码子的非随机使用,讨论了密码子使用频率以及信息参数D1,D2和X与选择力参数的依赖关系,另外,考虑到氨基酸相似因子,建立了密码使用频率的一个相似突变模型,研究了同义密码子的非随机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