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的五声民族调式所具有的特点,使我们在为民歌配弹钢琴伴奏时能根据掌握的民歌特点和风格,弹出符合歌曲风格特点的钢琴伴奏。 相似文献
2.
陈炯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本文对唐代立法语言作了一定的探讨 :一是唐代立法简介 ;二是唐律语言文本结构的特点 ;三是唐律法律术语及语句的特点 ;四是唐律语言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小平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82-85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诗文注释,在字义选择、训诂修辞.用典取例.史实、古今地名.注音等方面均有可商榷处,部分注释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歇后语运用得当,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在翻译成英文时,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很难直译。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上,译者应特别注意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运富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3)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吴小茵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4):57-59
通过实例,对CNMARC格式中的3-附注块中容易混淆的相关字段进行了分析并加以区别,提出了相应的简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段观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11(1):47-51,62
所谓"因文求义",就是据上下文即具体语境以求义.从训诂的角度看,语境可分为文旨、文义、文理三端,词语训诂只有合乎这三端,才有可能正确.而要使词语训诂合乎这三端即具体语境,莫过于因文求义.因文求义的依据是语境对词语具有制约功能,其作用则不仅在于考求词义,还可用来校勘文字. 相似文献
8.
段观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3,10(2):33-39
所谓“因文求义”,就是据上下文即具体语境以求义。从训诂的角度看,语境可分为文旨、文义、文理三端,词语训诂只有合乎这三端,才有可能正确。反之,要使词语训诂合乎这三端即具体语境,莫过于因文求义。因文求义的依据是语境对词语具有制约功能,其作用则不仅在于考求词义,还可用来校勘文字。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注释总的来说是比较准确的,但其中也还存在着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该书下篇第一册对"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待圣人之出而投環于道"等句所作的注释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