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7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本实验分别用NSEE(N-Nitrososarcosineethylester)和MNNG(N-Methyl-N-nitro-ni-trosoguanidin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动物模型和Wistar大鼠胃癌早期动物模型,探讨HSP70和酸性磷酸酶在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在癌变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处死实验动物,分别取小鼠前胃及大鼠的胃,并将两种材料各分为2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一部分作电泳和免疫印迹.对小鼠前胃癌及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HSP70和ACP的表达进行跟踪研究.结果:(1)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HSP70的表达在给药后14 d,28 d增强,42 d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此后HSP70表达依次增强,且总变化趋势为增强;ACP活性随癌变进程也呈递增趋势.(2)在大鼠胃癌癌变过程中,HSP70在21 d表达较高,然后恢复至正常,在105 d以后逐渐增高;ACP的表达与HSP70一致.细胞形态的变化与HSP70、ACP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在诱发NIH小鼠前胃癌及Wistar大鼠胃癌的过程中,HSP70、ACP的表达均呈升高趋势,同时与组织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2.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是1996年新发现的一种定位于人类染色体3p14.2上的抑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ApnA水解酶的特性,可通过水解ApnA(主要是Ap3A)而阻止细胞生长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另有观点认为FHIT可与Ap3A等结合成FHIT底物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能是一种信号物质,其抑癌作用可能比其水解酶作用更重要。研究表明FHIT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FHIT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3.
为分离富集人食管鳞癌Eca109细胞株中肿瘤干细胞,并对其"干细胞"特性进行鉴定。采用无血清(DMEM/F12 1∶1,无血清)成球培养法获得细胞球,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Eca109细胞株中细胞球细胞中干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平板克隆和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显示,无血清培养4 d获得Eca109细胞球;P75NTR和Oct-4荧光定位于细胞球细胞的细胞核上,Eca109细胞为细胞核和细胞浆表达,但是Oct-4荧光强度比P75NTR弱;MTT法测增殖显示细胞细胞球增殖率明显高于Eca109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板克隆实验显示细胞球细胞形成克隆团数高于Eca109细胞;Transwell小室法结果显示细胞球细胞侵袭力高于Eca109细胞。由此可知,食管鳞癌Eca109细胞系通过无血清成球培养法获得细胞球,细胞球存在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4.
通过检测乳腺UDH、ADH、DCIS和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Survivin、Bcl-2和Ki-67的表达,从凋亡、增殖等方面初步探讨乳腺癌的某些发病机制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6年~2004年手术切除乳腺标本94例,经三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复习原切片,按照2003年版《WHO乳腺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与遗传学分类》标准,筛选出UDH 22例,ADH8例,DCIS36例和IDC28例.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Survivin、Bcl-2和Ki-67的表达情况.Survivin在UDH、ADH、DCIS和IDC中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27%±8.02%(0%~34%)、2.25%±2.92%(0%~8%)、9.71%±14.16%(1%~34%)和19.45%±17.81%(1%~60%).四组病变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6.983,P<0.05).在IDC中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比UDH、ADH和DCIS高(P<0.05).②Bcl-2在UDH、ADH、DCIS和IDC中表达的阳性强度分别为2.32±0.72(1~3)、2.38±0.52(2~3)、1.39±1.08(0~3)和1.04±1.11(0~3).四组病变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UDH、ADH的阳性强度分别明显高于DCIS、IDC(P<0.05).③Ki-67在UDH、ADH、DCIS和IDC中的增殖指数分别为2.97±3.66%(0.5%~12%)、2.75±3.09%(0.5%~10%)、9.81±10.25%(2%~40%)和20.21±16.50%(5%~85%).四组病变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F=11.560,P<0.05).IDC分别比UDH、ADH和DCIS的Ki-67增殖指数高(P<0.05).④Survivin与Ki-67增殖指数显著正相关性(r =0.697,P<0.05),而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性(r =-0.425,P<0.05).得到以下结论 ①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表现为增殖增加,凋亡抑制增加.②Survivin、Bcl-2可能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5.
分析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中鳞癌细胞与食管鳞癌组织中鳞癌细胞的蛋白质的表达差异,获取鉴别两者的分子标志物。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出食管鳞癌转移淋巴结和食管鳞癌组织中较纯的鳞癌细胞,运用双向电泳和质谱的方法检测两者表达的差异蛋白,并用免疫印迹技术对差异候选蛋白进行分析、验证。发现29个差异蛋白点,通过质谱鉴定出6种有意义的蛋白,转移淋巴结中的鳞癌细胞中如peroxiredoxin 1等5种蛋白表达明显增高,1种蛋白MTCBP-1表达下调。因此激光捕获显微切割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异质性的问题;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鳞癌细胞与转移淋巴结中的鳞癌细胞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提示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过程的发生是多种蛋白质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造成肿瘤细胞迁移性和侵袭性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6.
Study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RNA in living cells will offer tremendous opportunities for advancement in cell biology research, disease diagnostics, and drug discovery. In this paper, a molecular beacon (MB) specific for the important tumor suppressor gene p21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was detected in real-time after the MB entered the cytoplasm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After injecting the p21MB into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and p33-transfec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the consistent increase of fluorescent signal intensity was detected in both cell lines, and maximum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chieved in about 15 min. In about 4 min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the fluorescence increasing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se two cell lines, which indicate the different p21 mRNA expression levels.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real-time detection were also validated by RT-PCR. Analysis of 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increasing rate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side effect of enzyme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living cell mRN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RCC)的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互相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石蜡包埋切片32例和正常肾组织切片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VEGF表达。结果 CRCC组中COX-2、VEG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组(P〈0.01);CRCC的COX-2、VEGF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9,P〈0.01)。结论 COX-2主要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机制参与CR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CRCC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术后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比较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累积复发率、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p53蛋白表达阳性组1、2、3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0%、54.4%、24.2%,阴性组相应的分别为84.3%、77.8%、56.1%。与阴性组相比,p53蛋白阳性组有较高的术前AFP浓度(P=0.005)、有较大的肿瘤最大直径(P=0.042)、肿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者多见(P=0.023)。结论 p53蛋白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42例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双期增强40例有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病灶强化密度呈"早进早出"的变化特点。结论螺旋CT双期扫描可充分反映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特征,对肝癌的检出和定性准确率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0.
MCM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20例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20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宫颈癌中MCM4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5.588,P〈0.05).正常宫颈、宫颈内皮瘤病变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宫颈鳞癌组织四组间MCM4的阳性表达程度差异有显著性(Hc=36.655,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中,MCM4的表达强度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0.359,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在淋巴结有转移与无转移组之间,MCM4的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χ^2=5.748,P〈0.01);MCM4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分组和临床分期进展无关(χ^2=1.666,P〉0.05;χ^2=0.076,P〉0.05).结论①MCM4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检测MCM4可作为判定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其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宫颈癌的预后判定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