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9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239篇
系统科学   175篇
丛书文集   168篇
教育与普及   8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7818篇
自然研究   1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500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牛俊杰 《山西科技》2006,(6):127-128
文章对晋城矿区由矿区独立坐标系改用部定3°带平面坐标系后引起的边长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2.
城市快速路布局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使城市快速路网规划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提高城市路网的整体效益,分析了城市快速路的功能、适应性与快速路网布局的现状,把公路网规划中的节点重要度理论和交通区位论中的交通线干涉理论引入到城市快速路体系规划中,计算路网规划方案重要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选规划方案符合城市规划专家的直观判断,为城市快速路线位布局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3.
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气候变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广东15世纪末至19世纪末即LIA期间的气象灾害、战乱、人口发展等几方面的数据,研究了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对广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衰退、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乱和农民起义的增多、人口发展的减缓以及瘟疫次数的增加,都与气候变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指出,气候变冷的各个可能的影响结果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严重阻碍了明清时期广东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4.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载体,是现代城镇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区和发展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新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通过对吉州工业园区规划的用地空间布局、空间景观、生态环境保护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城市新区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5.
利用有向面积定值法,对抛曲线外切2n 1切顶线三角形和对角线三角形进行研究,得到抛曲线外切2n 1边形中切顶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以及抛曲线外切五边形中切顶线三角形和对角线三角形有向面积的定值定理及其若干推论,其中包括射影几何中著名的Brianchon定理在抛曲线外切三角形和五边形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66.
龙滩工程右岸坝肩边坡高近300 m,且地质条件复杂.针对边坡中特定岩石块体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部位,特别是小块体和中块体所在部位,稳定安全系数不足.利用弹粘塑性块体单元法,对龙滩右岸坝肩边坡的开挖和加固进行了分析,所建立的块体单元计算模型对边坡复杂的开挖过程和加固措施进行了有效的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各开挖步位移变化趋势和典型结构面屈服区分布合理;支护措施控制边坡变形效果明显,同时,相对于无支护情况下,各特定块体在各计算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均有所提高.研究表明弹粘塑性块体单元法应用于岩石工程具有有效、适用和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7.
目的:调查鹤庆白族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为该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鹤庆白族地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采集标本和分类鉴定,并进行植物分类学统计。结果:主要有民间药用植物资源104种,分属于53科。结论:鹤庆白族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且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本调查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该地区民间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68.
介绍了大都市区的形成过程和大都市区的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了铁路融入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原则、数学描述及整合流程,提出了城市道路这一新型整合产物。  相似文献   
169.
Some evidence of drying trend over northern China from 1951 to 2004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The surface wetness index, Palmer drought sererity index and the retrieval of soil moisture over China were calculated using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d monthly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above three indices and precipitation, the dry/wet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st 54 years was revealed, and the evidence of drying trend over northern China was analyzed, especially.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four facts: (1) The drying trend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China since the 1980s and it was enhanced in the last 15 years mainly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decrease and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2) During the last 54 years, there was only one dry/wet shift at the interdecadal scale occurr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which was related to 1977/1978 global abrupt change, whereas there were three shifts in Northeast China, one was in the mid 1990s and the other two were in 1965 and 1983, respectively; (3) Unlike the variation trend of other subregions of northern China, the we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is currently located in a relatively wetting period, which is weak-ened due to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 (4) The extreme drought frequency is obviously increas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the central part of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since the 1980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ecipitation decrease and temperature increase in these subregions.  相似文献   
170.
以贵州省铜仁地区63块杨树固定标准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cv.‘Lux’)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大,I-69杨的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到阴坡,其胸径、树高和蓄积依次减小,且在阳坡、阴坡间差异显著;I-69杨上坡和下坡地生长状况差异也显著,下坡的生长状况好于上坡。与生长最差的荒地相比,退耕地上的杨树生长最好。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I-69杨胸径、树高、蓄积均增大,随着土壤密度的增大,杨树胸径、树高和蓄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