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人力资源管理是IT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我们在分析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引进、考评、激励、培养中的问题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2.
阐述了体育游戏这一特殊教育方法在: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等五个方面的特殊功能.并得出体育游戏在当今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想线索和给出的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以图示为 :自由—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劳动—人的需要本性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 ,到 184 4年手稿则进一步从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 ,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实现和展开。由劳动分别向两个方向追寻 :一方面是考察人的劳动的动力根源 ,揭示人的需要的本性 ;另一方面是考察人的劳动结果 ,说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劳动 ,既满足自身的需要 ,同时也实现和确证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 ;但劳动所生成的社会关系 ,现实地决定和制约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人的解放即人的本质的复归 ,就是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4.
利用长春市居民1998、1999连续两年的收、支数量变化,借助于马尔柯夫链的无后效性性质,预测2000~2005年6年的8项支出量。支出的基本特征是生活类支出的下降趋势和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类支出的增加趋势。这表明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对社会发展认识的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文明修养程度所产生的支出效应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收支稳定平衡的重要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55.
从劳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的角度看,人类一切价值的源泉只能是活劳动;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的需求是有导次性的,因此劳动也是层次的,满足最基本层次需求的劳动是生产劳动,满足新增需求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这样的划分,可以摆脱纯经济的一些无谓纠缠,而把精力放在应该大力发展的生产劳动上,所以,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能只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从哲学的视角或许是中一种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进而探讨了本省城镇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7.
根据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若干新发现,论证了工具的使用是早期人科成员朝两足直立方向进化的主要推动力,最早的技术-片石技术在智能的出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劳动视为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型、生存模型和适应模型,是人类进行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58.
德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这与德国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成人职业教育分不开。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德国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成人职业教育不间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9.
On the basis of his unpublished thesis ‘Gewohnheit und Gesetzerlebnis in der Erziehung’ (1926–7) a 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is given of the genesis of Popper's ideas on induction and demarcation which differs radically from his own account in Unended quest. It is shown not only that he wholeheartedly endorses inductive epistemology and psychology but also that his ‘demarcation’ criterion is inductivistic. Moreover it is shown that his later demarcation thesis arises not from his worries about, on the one hand, Marxism and psychoanalysis and, on the other hand, Einstein's physics, but rather from his urgent preoccupation with providing pedagogy with a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which has its sources in Karl Bühler's cognitive psychology as well as, surprisingly, Adler's Characterology. Aside from Adler some lesser known psychologists, such as Karl Groos, will also be seen to have played a formative role on Popper's early thinking.  相似文献   
60.
马克思的早期自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和思考自然是马克思早期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大学时期他通过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就对自然概念作了创造性的探讨,肯定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构建了一种新的辩证的自然理论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