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4篇
丛书文集   5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2篇
综合类   13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CMC及石墨粉的质量分数、冷压机压强各自对NiOOH电极性能的影响.然后根据单因素实验设计出正交实验,并用极差法分析了各工艺因素对NiOOH电极性能影响的显著性.其中研究CMC的质量分数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研究CMC的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通过观察以及用极差法进行综合分析均表明:制作性能优良的NiOOH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石墨粉的质量分数为25%、冷压机压强为16 MPa、CMC的质量分数为0.8%.各工艺因素对NiOOH电极性能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冷压机压强>CMC的质量分数>石墨粉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92.
用油包水型微乳液法制备超细硫酸钡颗粒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纳米颗粒的制备是一个重要的纳米技术。利用油包水型微乳液法成功制备了硫酸钡纳米颗粒。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用量、反应物浓度对超细颗粒大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颗粒直径大约都在10~90nm之间,且分布窄,单分散性好。实验发现:使用Trit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做表面活性剂比Tween80(聚环氧乙烷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Span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合适;而且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加,超细硫酸钡直径变小,但随着反应物浓度的上升颗粒直径增大。最适工艺条件为:55mL环己烷/30mLTritonX-100/15mL正己醇/10mL0.1mol/L氯化钡溶液。  相似文献   
93.
在25℃下测定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水三元体系的相平衡,确定了液晶区域的边界范围,在液晶区域内选取一系列样品点,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液晶纹理对照,研究了该体系的液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下,该体系存在着两个液晶区域,并且随含水量的增加,液晶结构发生不同的变化.当组成固定时,体系的液晶相结构随温度升高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不对称配体氮苯甲酸氮乙二胺草酰胺镍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 ,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修饰膜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甲醛的电催化氧化。在 0 .1mol·L-1NaOH溶液中 ,膜的循环伏安图在 0 .4V和 0 .3V处有一对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 ,对应着Ni(Ⅱ ) /Ni(Ⅲ )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 ,属一电子过程 ,实验结果还表明电荷在膜中的传递为扩散控制。实验测定了在 0 .1mol·L-1NaOH中 3种不同厚度修饰膜电极、扫速在 10~ 40 0mV/s范围内氧化还原峰的特征。当配合物表面含量是 9.4× 10 -10 mol·cm-2 时 ,膜中电荷的扩散系数Dct是 1.1× 10 -12 cm2 ·s-1。该修饰膜对甲醛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且稳定性高 ,连续催化 2h以上峰电流才开始下降。常温下将修饰电极置于空气中放置 10d其催化性能也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5.
选择聚合氯化铝铁和硫酸铝在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进行了生产规模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在控制出水浊度、pH值以及剩余铝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铝.  相似文献   
96.
测定了化学修饰[NiFe(CN)_6]~(2-/1-)电极在NaBr或KBr(以NaNO_3或KNO_3为支持电解质)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发现该电极对Br~-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D+—葡萄糖电化学氧化制备D_+—葡萄糖酸盐方面,[NiFe(CN)_6]~(2-/1-)电极是一种优越的电极材料,在反应过程中NaBr起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用离子浮选法以C_(5-9)异羟肟酸为捕收剂,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得到Cu~(2+),Ni~(2+),zn~(2+)与C_(5-9)异羟肟酸形成的螯合物沉淀浮渣。用红外光谱法对其浮渣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u~(2+),Ni~(2+),Zn~(2+)与异羟肟酸的配位方式基本相同,即:  相似文献   
98.
99.
该文介绍了近年来问世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反相(负)染色法,特别着重介绍了最新的一种反相染色改进方法—咪唑—锌盐染色法。咪唑—锌盐染色法兼具下面几方面的优点:操作简便、快速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并能检出小分子量肽片段,蛋白质回收率颇为理想,也未对蛋白质发生化学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化学耗氧量标准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以硫酸锰作催化剂,在硫酸或硫磷混酸(5∶1)中,采用相同的氧化剂以及价廉的吸收剂排除干扰,可降低分析成本,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其回收率在98%以上,且与标准法无显著差异,适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COD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