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镧掺杂L iN i铁氧体(L iN i0.5La0.08Fe1.92O4)纳米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失重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研究表明,铁氧体颗粒与聚苯胺之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铁氧体纳米粒子的引入能够提高聚苯胺的热稳定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形貌有一定的影响.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复合材料表现出亚铁磁性物质具有的磁滞现象,且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都比纯铁氧体小.  相似文献   
32.
将插层纳米复合技术与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和相应的PU/PMMA-IPN和PU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U/PMMA/OMMT纳米复合材料形成了插层/剥离型结构,其力学性能最优.对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优化制备条件是:PU/PMMA质量比为60/40;OMMT,BPO,EGDMA添加量分别为单体MMA质量的5%,0.8%,2.0%,MOCA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33.
Al_2O_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一次粒径分别为10nm和15nm的αAl2O3和SiC粉体为原料,制备了Al2O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纳米SiC颗粒明显抑制Al2O3基体晶粒的长大,SiC体积分数超过4%时,材料的断裂方式由沿晶断裂变为穿晶断裂·随SiC含量的增加,Al2O3/SiC纳米复合材料的硬度增大·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在SiC体积分数为5%时达到最大值·最大三点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41MPa和47MPam1/2,明显高于热压单相Al2O3陶瓷(344MPa和31MPam1/2)·复合材料的强化主要来源于内晶颗粒残余应力强化和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34.
温敏性凝胶的合成与药物缓释模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一无水凝胶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二元水凝胶,用溶胀法探讨了温度,pH有原料组分等因素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实现发现:一元水凝胶体系与其线性聚合物一样,具有明显的相转变温度(LCST), 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一致;二元水凝胶的LCST随丙烯酸的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而碱性条件下的溶胀性能远远优于酸性条件,Lin选出一适合配方并在模拟人体体温(37℃)和胃肠液pH值的条件下进行了药物(阿司匹林)缓释实验,发现以凝胶颗粒为药物载体,能更好地达到药物长期有效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纳米晶复合永磁铁氧体的双相交换耦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纳米晶复合SrFe12O19/γ-Fe2O3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VSM)对纳米晶样品进行了研究.当焙烧温度介于600~800℃,样品存在SrFe12O19/γ-Fe2O3复相.在同样条件下,压成薄片的样品呈现了硬磁与软磁(SrFe12O19/γ-Fe2O3)的纳米复合相的交换耦合作用.对SrFe12O19/γ-Fe2O3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各向同性磁能积的增加和磁性交换耦合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淬火速度及Mn掺杂对纳米复合Nd-Fe-B磁性材料微结构的影响,利用XAFS技术对不同淬火速度的Nd9Fe84.5B6Mn0.5样品及退火和未退火的Nd9Fe84.5B6Mn0.5(x-0.5和1.0)样品,进行了Fe原子局域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纳为复合Nd9Fe84.5B6Mn0.5噘性材料随着淬火速度的增另,Fe原子的最近邻配位距离单上,而配位无序度的变化较为复杂。退火前,掺杂微量Mn原子进入磁体的Nd2Fe14B主相晶体结构,掺杂量不同对主相局域结构的影响有明显差异。退火后,Mn原子退出磁体的主相结构,进入晶界或产生富集,没有发现掺杂量不同对主相局域 结构的影响,但对整个磁体的磁性仍然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对PPC/OM-MT纳米复合材料热氧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化以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的保留率均高于纯PPC。加入OMMT后,复合材料的热老化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8.
通过溶液的方法实现了环氧丙烯酸酯和蒙脱土的插层,并在紫外光作用下利用光固化反应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衍射对材料样品进行了插层表征,对有机蒙脱土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对样品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化的蒙脱土具有一定的触变性;插层后有机蒙脱土的片层被撑开剥离;少量的有机化蒙脱土的加入可较大提高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9.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propylene and 5-hexenyl-9-borabicyclo[3.3.1]nonane (5-hexenyl-9-BBN)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an MgCl2/TiCl4 catalyst intercalated in an organically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OMMT) with triethylaluminum (AlEt3) cocatalyst and diphenyldimethoxysilane (DDS) external donor. This polymerization process simultaneously results in both the exfoliation of MMT layers to realize the preparation of polypropylene (PP)/MMT nanocomposites and the implantation of reactive borane groups in the formed PP matrix. The polymer-borne borane groups have been able to undergo an effi-cient hydrolysis process under ver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40℃, 3 h, in THF), introducing hydroxy groups into PP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polymerization-formed nanocomposite structure (the exfoliation of MMT). The resultant hydroxyl-functionalized PP/MMT nanocomposites exhibit enhanced structural stability against processing compared with those based on unfunctionalized PP matrix.  相似文献   
40.
NIPAAm系共聚温敏凝胶的溶胀与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系共聚凝胶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亲水单体丙烯酰胺(AAm)和疏水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制备PNIPAAm,P(NIPAAm-co-AAm)和P(NIPAAm-co-BMA)3种具有不同亲水性的共聚凝胶,研究NIPAAm系共聚凝胶对亲水性不同的2种模型药物的载药与释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PAAm系共聚凝胶呈现热缩温敏特性,在相转变温度(LCST)以下,随着凝胶亲水性的增强,凝胶的LCST升高,平衡溶胀比和初始溶胀速率增大;亲水性药物水杨酸钠的载药率提高,而增强凝胶的疏水性则有利于提高水杨酸的载药率;水杨酸和水杨酸钠的初始释药速率均增大,水杨酸钠初始释药速率明显大于水杨酸初始释药速率。对于亲水性相对较弱的水杨酸,高温下的平衡释药率明显小于低温下的平衡释药率,而对亲水性较强的水杨酸钠,PNIPAm共聚载药凝胶高温和低温平衡释药率相差不大;在温度低于LCST时,3种凝胶对于水杨酸的平衡释药率相差很大,而对于水杨酸钠的平衡释药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