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物料恒算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37℃下牛血清蛋白(BSA)在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及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共聚物水凝胶膜上的等温吸附作用.结果表明,BSA的吸附量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大,为匀速吸附过程,其后期吸附速度受BSA向含硅水凝胶本体扩散的速度控制,低于前期吸附速度;BSA的吸附量在pH值为4.5附近为最大,酸性或碱性过大均导致吸附量下降;溶液中离子产生的“盐效应”、凝胶中NVP或者KH 570组分的增加有利于BSA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2.
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吸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腐植酸钠为原料,用溶液聚合交联法合成了腐植酸钠/聚丙烯酰胺(SH-PAM)系列水凝胶。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对水凝胶的吸水性能和保水保肥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SH-PAM水凝胶具有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并存的致密网络结构和优良的吸水性能并保持了腐植酸钠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3.
亲水/疏水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其pH敏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PN技术合成了聚(丙烯酸)/N-十二烷基聚(4-乙烯吡啶)溴化盐(QPVPD-30)半互穿网络水凝胶,这种水凝胶在弱碱条件下的溶胀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并且随着QPVPD-30用量的增加其溶胀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4.
10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2O3(CoO)/Al2O3纳米复合粉末,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得到FeCo/Al2O3纳米金属陶瓷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含量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混炼插层法制备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有机改性蒙脱土和新型补强性促进剂,通过混炼插层法制备了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用表观交联密度测定和红外光谱研究了蒙脱土与橡胶的相互作用,同时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混炼和硫化过程中天然橡胶分子链对蒙脱土的插层过程.结果表明,蒙脱土在橡胶基体中以纳米级厚度片层分散;补强性促进剂能加强蒙脱土与橡胶间的结合;天然橡胶分子链在混炼过程中便开始对蒙脱土进行插层,并主要在焦烧时间前的硫化诱导期内完成大部分插层过程,硫化开始后蒙脱土的纳米级分散进一步完善,直至硫化完成.添加2%~10%有机蒙脱土的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优于40%N770炭黑补强的硫化胶.  相似文献   
107.
以WC-10Co纳米复合粉末、YSZ纳米粉末与Al2O3亚微粉末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性能优良的Al2O3/WC-10Co/ZrO2金属陶瓷.分别在1380,1450和1500℃烧结温度下制备Al2O3/WC-10Co/ZrO2金属陶瓷,通过考察烧结体的断裂韧性、洛氏硬度、密度、磁滞回线和断口形貌,研究了烧结温度对WC-10Co纳米复合粉末、YSZ纳米陶瓷粉末与Al2O3亚微粉末的复合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Al2O3/WC-10Co/ZrO2金属陶瓷烧结温度为1450℃.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0%的WC-10Co纳米复合粉末、10%的YSZ纳米陶瓷粉末与和40%的亚微Al2O3粉末的复合粉末经过48h的高能球磨后,再经过1450℃热压烧结,可以得到晶粒尺寸小于1μm的整体性能较好的亚微Al2O3/WC-10Co/ZrO2金属陶瓷,其相对密度为97.5%,断裂韧性为7.4468MPa·m1/2,硬度为HRA 94.0.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氧化石墨的氧化性及其在碱性水溶液中剥离分散的性质,将其与芳香二硫酚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聚芳双硫醚/石墨导电纳米复合材料.XRD及TEM均证明了无机片层在聚合物基体中呈剥离分散状态.电导率测试表明所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较氧化石墨提高了近7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9.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sol-gel),利用已水解的正硅酸乙酯(TEOS)与芳香族的聚酰胺酸(PAA)溶液混和,制备出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杂化薄膜。在实验中,首次采用偶联剂来提高无机组分二氧化硅与有机组分聚酰胺酸的相容性,制备各种二氧化硅含量的有机-无机透明的杂化薄膜。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杂化膜的微观相结构与二氧化硅的含量、偶联剂的加入有关。  相似文献   
110.
The effects of contents of Fe and B and microstructure on the intergrain interactions in the nanocomposite Pr2Fe14 B/a-Fe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s a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δM-H curves. The intergrain interactions become stronger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Fe. The larger δM value of the ribbon samples corresponds to the smaller grain size and uniform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which are favorable factors strengthening the intergrain interactions and exchange-coupling. The non-ferromagnetic phase Pr1.1Fe4B4 is found in grain boundaries when the content of B is larger, which weakens the intergrain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