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60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讨论了用结晶水硫酸铁作催化剂 ,以冰乙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在酸醇比、催化剂用量、不同反应时间的三因素三水平下作正交实验 ,找到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单糖进行NaBH_4还原,用1-甲基咪唑作催化剂和乙酸酐反应生成醇糖乙酯,反应在室温10min即可完成,利用糖醇乙酯易挥发的特性,用OV-1701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得到了五个不同的单峰。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在以冰醋酸为溶剂,以醋酸钴为催化剂条件下,原料配比、温度、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对异丙基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反应温度363~368 K,压力1.8~2.6 Mpa,原料与溶剂质量比1:4~1:3时,可得到85%以上的对异丙基甲苯转化率和67.6%对异丙基苯甲酸收率;研究助剂Mn2 、Br-等对该反应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Co/Mn/Br-三元催化剂明显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率.  相似文献   
84.
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时间为2.5h、带水剂环己烷为10ml时,其酯化率可达95.8%。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85.
自发现La_(2-z)Sr_zCuO_4材料具有高温超导特性以来,对于它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但这种材料在制备成片状过程中存在成片困难及高温烧结时易破裂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材料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我们采用了加入高分子材料分段升温烧结方法,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制备出了高密度的片状La_(1.8)Sr_(0.2)CuO_4材料。  相似文献   
86.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性质及其在工业医疗实验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相转移催化合成正丁基苯基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转移催化剂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评述了由聚乙二醇、季铵盐、三乙醇胺、聚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聚苯乙烯固载季铵盐树脂、聚苯乙烯固载吡啶树脂、聚苯乙烯固载多乙烯多胺树脂、聚苯乙烯固载三乙醇胺树脂、聚苯乙烯固载二乙醇胺树脂、聚氯乙烯固载多乙烯多胺树脂催化合成正丁基苯基醚的方法和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8.
报道了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方法.配以各种助剂并经过高速分散、调色等配制而成水溶性建筑涂料.它具有附着力强、优异的耐酸碱性、耐水性,合成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
改进了文献乙酸乙酯合成实验的方法操作条件为:底料醇/酸(摩尔比)3.2:1,滴加料醇/酸(摩尔比)1:1,总原料醇/酸(摩尔比)1.5:1,V_硫酸:V_底料=1:2.5,反应温度100℃~110℃,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克服了原实验方法的缺点,显著减少了浓硫酸的用量,从而降低了反应温度,避免了碳化现象,减少了成醚副反应的发生,并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90.
结合差压热耦合和反应精馏工艺优势,提出形成差压热耦合反应的精馏工艺方法,将其应用于乙酸甲酯水解过程。在验证UNIQ-HOC模型对模拟该体系适用性的基础上,对影响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得出优化后的主要操作参数,并对比差压热耦合精馏和常规流程的能耗。结果表明,差压热耦合反应精馏增加813.33 kW的功耗,减少7062.3 kW的热量,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