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7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27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离子色谱是检测果汁内有机酸的重要辨别法,但需要反复试验以确定最优色谱条件。为缩短时间、降低成本,首次将离子色谱保留模型应用于果汁有机酸的分析中,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情况下提出优化模型,随后确立该模型分析果汁内7种有机酸的最优色谱条件。在该条件下,对苹果汁中常见的7种有机酸进行检测,对3种不同的苹果汁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准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果汁内有机酸的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2.
为了攻克污染率居高不下这一难题,摆脱了传统香菇栽培采取完全熟料,绝对无菌的培养模式,并结合发酵料栽培其它食用菌的原理,以香菇发酵料为基质,采用不同的热力处理方式,对香菇菌丝和两种主要霉菌进行接种培养,结果表明香菇发酵料经100□热力处理0.5至5小时,可有效抑制两种主要霉菌的生长,同时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这一结论将会使香菇代用料袋栽建立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分离自海洋鱼类的乳酸菌对黄花鱼肉的保鲜作用,通过牛津杯法抑菌实验测定海洋鱼类来源乳酸菌对7株指示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Salmonella enterica、Staphylococcus aureus、Vibrio parahaemolyticus、Serratia marcescens、Acinetobacter spp.、Pseudomonas spp.的抑制作用,发现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12、L. plantarum Y3-1、L. plantarumY42抑制指示菌生长的效果最好;接种菌株Y12、Y3-1、Y42的鱼肉在4℃保藏8d,其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与未接菌鱼肉TVBN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菌株Y12、Y3-1、Y42对鱼肉无致腐作用。将Pseudomonas spp.单独或L. plantarum Y12与Pseudomonas spp.混合接种于灭菌鱼汁,发现第5天混合培养鱼汁TVBN值((24.55±1.00)mg/100g)显著低于(p<0.05)单独接种鱼汁的TVBN值((29.09±0.60)mg/100g);混合培养鱼汁的pH值低于单独接种鱼汁的pH值,而感官得分高于单独接种鱼汁感官得分。新鲜黄花鱼肉中接种Pseudomonas spp.或混合接种L. plantarum Y12与Pseudomonas spp.,保藏第5天,混合接种的鱼肉TVBN值((27.30±1.97)mg/100g)显著低于(p<0.05)单独接种鱼肉的TVBN值((34.30±0.01) mg/100g),并且混合培养的感官评分高于单独培养的鱼肉。结果表明,海洋鱼类来源的L. plantarum Y12具有抑制鱼肉中腐败菌生长、防止鱼肉腐败的功能。 相似文献
34.
以雪花梨作为对照,主要从抗褐变能力、出汁率、澄清效果等方面研究无籽梨的果汁加工性能。结果表明,无籽梨和雪花梨切块护色时加入抗坏血酸,其最佳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 g/L和0.8 g/L;最高出汁率酶解条件分别为:酶的质量浓度均为0.1 g/L,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2.5 h与2 h,出汁率分别为85.2%和87.5%;无籽梨与雪花梨均以冷冻澄清效果最好。成品无籽梨果汁外观呈黄白色乳浊液,无沉淀,无变色现象;成品雪花梨果汁呈金黄色,清晰透明、晶亮、无混浊和沉淀。无籽梨果汁的出汁率比雪花梨低,并且不易澄清,所以并不是很适合加工澄清果汁,可以考虑加工成浑浊果汁或者带肉果汁。 相似文献
35.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被世界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为了解该产品在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群体中的认知程度与消费偏好,通过湘、黑两省的调查与比较,发现两省青年消费群体对食用菌的关注程度均不高,信息获取渠道主要是电视、亲友介绍、网络、报刊等;食用菌消费频率与数量较低,尚未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涉及食用菌消费安全的关注点两省也基本相似,但在参与该产业发展程度上,湖南的年轻人比黑龙江的年轻人更富有主动性与冒险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青年消费群体增加食用菌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许庆琴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1):49-51
建立了一种以正丁醇和七氟丁酸酐为衍生化试剂的氨基酸气相色谱分析法。优选了衍生化条件,对野生果汁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分离及定量分析,经多种样品测定,均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7.
甲壳胺作为果汁澄清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甲壳胺作为果汁澄清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40nm处,甲壳胺浓度320ppm,4小时后梨汁透光率>92%;加入甲壳胺480ppm,6小时后苹果汁透光率>90%;甲壳胺浓度240ppm的菠萝汁,6小时后透光率>85%。在澄清过程中,果汁的总糖度和pH无明显变化。澄清后的果汁,室温贮存150天仍清澈透明,无沉淀不浑浊,保持浓郁的原果汁风味。 相似文献
38.
石榴果汁在加工中不同条件下色泽变化不同.本文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光照、不同热处理、添加L-抗坏血酸对石榴果汁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5、遮光或室内光照、热处理条件下,能较好的控制石榴果汁的褐变. 相似文献
39.
从芹菜品种选取入手,采用压榨、护色、酶解澄清、精密过滤、三效浓缩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复合浓缩苹果—青芹果蔬汁的生产工艺。实验中采用金属Na 取代叶绿素分子中Mg2 护色、果胶酸法澄清,可使果蔬汁保持鲜艳的绿色,并且稳定性能好。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通过对蔬菜汁多酚氧化酶的钝化条件的研究,以及游离果胶酶对蔬菜汁果胶降解的正交设计试验和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得出结论:(1)在100℃下加热3min可使多酚氧化酶钝化,达到防止褐变的要求.(2)游离果胶酶的用量对产品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影响最大,在F0.05(2,4)=6.940和F0.10(2,4)=4.320条件下,具有显著性;反应温度次之.(3)经过壳聚糖固定化酶处理后,蔬菜汁的澄清度比对照提高2.6%,色值比对照提高15.48%,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提高了10%.4℃放置48h,可明显观察到经过固定化果胶酶处理后的蔬菜浓缩汁比对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