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0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16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158篇 |
教育与普及 | 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4篇 |
现状及发展 | 36篇 |
综合类 | 4190篇 |
自然研究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224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157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275篇 |
2006年 | 239篇 |
2005年 | 232篇 |
2004年 | 233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71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119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97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利用蒽甲醇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下降大约57.1%,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吸附上了蒽甲醇.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吸附后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中主要峰的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了6~7cm^-1,认为拉曼光谱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单壁碳纳米管吸附蒽甲醇前后状态的改变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2.
发菜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治稼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3(1):71-76
根据作者多年来对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的研究结果及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发菜文献,较系统扼要的介绍了发菜的研究史;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态条件及特性;生理生化;形态细胞构造;生长发育条件;化学营养成分;生产科研申存在问题及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3.
锰阳极泥焙烧酸浸氧化法制备化学二氧化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解锰阳极泥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焙烧-酸浸-氧化法处理电解锰阳极泥回收制备化学二氧化锰方法,并对反应过程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组合实验表明,制备得到的是以γ-MnO2为主的二氧化锰,转化率为理论值的84.6%,视比重为1.54 g/cm3.如将其进一步处理,可以作为电池级的化学二氧化锰应用. 相似文献
154.
为了解矿区塌陷水体的水质污染特征及规律,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运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及基于ARCGIS的空间差值分析法对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塌陷塘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矿区塌陷塘水质pH值呈弱碱性,透明度较低,BOD5、CODMn指标含量较高;用营养状态综合指数法对塌陷塘水质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其污染级别为轻度富营养;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利用总磷、总氮、BOD5、CODMn4个因子的空间插值栅格图建立多因子综合污染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水体综合水质标准处于地表水Ⅲ类到Ⅳ类之间,水质有待改善。本研究结果为塌陷塘水体水质监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5.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碲薄膜,其步骤为: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得碲化氢,碲化氢在室温下分解后在聚乙烯塑料箔上沉积得到碲薄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表征碲薄膜的光学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沉积法在Mn-O覆盖的聚乙烯塑料箔上沉积得到的碲薄膜在大气窗口(8~13μm)光谱区域具有很高的透过率,同时能阻挡几乎所有的太阳光谱,表明碲薄膜是适用于辐射制冷装置的太阳光辐射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15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定义化工过程的诊断本体论和功能-行为本体论,系统在提高诊断系统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整个系统构造的复杂程度.采用本文给出的化工过程诊断本体论后,整个多智能体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任务从智能体的结构设计转移到对诊断本体论属性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157.
目的为了科学有效保护地保护秦俑,研究遗址区室内空气工作势在必行。方法通过夏季在秦俑馆采集气溶胶进行分析。结果0.3~0.7μm范围内的气溶胶PM2.5、TSP浓度随游客的增加而增加;室内PM2.5和TSP平均浓度分别为108.4μg/m3和172.4μg/m3,PM2.5占TSP总质量的62.9%。进一步分析证实硫酸盐、有机物及地壳矿物是室内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32.4±6.2)%、(27.7±8.0)%,(12.5±3.4)%。元素碳、铵盐、硝酸盐分别占室内PM2.5的(3.9±1.5)%,(8.9±2.8)%,(7.0±2.9)%;高含量的硫酸盐、有机物、元素碳、硝酸盐及铵盐的粒径在0.43~3.3μm之间,根据离子平衡计算显示出室内气溶胶酸性特征。结论为科学、有效地控制室内环境,保护秦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8.
化学液相气化沉积C/C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加和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化学液相气化沉积工艺分别在1000℃-10 h及900℃- 8 h内制备出密度为1.67 g/cm~3的大尺寸(φ110 mm×25 mm)C/C复合材料.不加催化剂制备的C/C复合材料主要以粗糙层为主,锥状结构明显,呈脆性断裂模式;在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由于催化荆的存在能够增加C沉积时的形核点,降低C沉积温度,缩短沉积时间,所以制备的C/C复合材料均匀性增加,组织结构主要为光滑层和各向同性组织,断裂方式为台阶式假塑性断裂.热处理后两种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都降低,石墨化度增加,而不加催化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石墨化度都高于加入催化剂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9.
采用灰色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稠油黏度及其族组成、有机杂原子、金属元素和主要官能团的关联,探讨了物系黏度随稠油分散系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沥青质是影响稠油黏度的最主要的因素,稠油体系中沥青质聚集分相的形成特性取决于稠油体系的物理结构,即稠油胶体构造的稳定性.胶体稳定性越高,沥青质越不容易从稠油分散体系中聚集沉淀.②在沥青质分子单元叠积过程中,由沥青质的杂原子因素、过渡金属因素、芳香环结构因素和脂肪性侧链因素共同决定的化学作用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其中芳香环结构因素和杂原子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由稠油体系不稳定性构成的物理作用的影响则居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0.
粘质土壤的膜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化学渗透的概念.简要综述了实验室测定粘质土渗透效率系数σ的装置及对各类粘质土的试验结果,总结影响σ的因素.详细叙述了考虑化学渗透的复合的水渗流及溶质迁移的模型,模型预测和试验的液体流动及溶质迁移的结果,证明粘土化学渗透对环境科学和岩土工程的重要性,化学渗透能显著改变化学环境下低渗透性土壤中水的流动和溶质的迁移.综述了化学渗透的工程应用,包括作为垂直和水平围堵屏障能减少污染物质的流动,能用于稳定软弱、高活性粘土等.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如对粘质土的膜性能的研究还局限于研究室试验阶段,对于土工合成材料(GCL)、原状土样的膜性能的研究还不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