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81.
阐述高校在贯彻落实《纲要》系统工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方面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环境,把高校道德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82.
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与道德是中外思想家们倍受关注的问题,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道德,也离不开法律。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两者的辩证关系,将有助于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383.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中国的传媒界正在经历从事业向产业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监督社会为己任的传媒自身的道德建设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从目前我国新闻媒体行业中存在的道德缺位状况,可以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384.
鉴于传统自然法学派与历史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之间的矛盾,新自然法理论家对古典自然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企图搭建起不同法学学派与自然法学派之问的对话平台。新自然法学派的基本思想是: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正义或自然法是权威和法律的基础,法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道德价值,自然法或实践理性具有客观性。新自然法思想具有继承性、创新性、调和性、渗透性和现实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85.
“以德治国”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实施“以德治国”必须重视德育建设,强化德育管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同时,认真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对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86.
在现代足球比赛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裁判员的公正判罚显得尤为重要 ,裁判道德的培养是我们必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87.
中国传统道德本体是以“天”(天帝 )为外倾之源和以“心”(良心 )为内倾之源的二元道德本体 ;道德表达方式则受制道德本体且具不道德指意的道德范畴 ;道德实施途径则完全是由二元道德本体推演出来的“礼制”之外在约束与“诚”之内在律令。因而中国传统道德结构便是以二元道德本体、道德表达方式、道德实施途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这种特殊的道德结构对理论上保护、丰富道德资源和实践上培浚国民素质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对当代道德建设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8.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德治”传统内涵。当代的官德建设就是对古代“为政以德”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以德治国”,重在治官。官德建设,既要加强对为官者的道德教育,又要开展为官者的道德自律,坚持道德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约束为官者的行为,提高为官者的道德素质,重塑新时期官德新形象。  相似文献   
389.
在高校,网络的发展既为学子们带来机遇,加快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又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高校必须在信息网络时代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90.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德才兼备的重要性,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馆员应具备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