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介绍采用功率开关器件TWH8751,设计引信执行级电路。阐述了TWH8751器件的主要特性,并对执行级电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该电路经过靶试证明是可行的。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引信电路中。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利用简化电压矢量分析法,方便地解决了可控硅触发电路与主电路的同步问题。实践证明,此方法简单直观,容易为有关专业师生与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  相似文献   
153.
逻辑分析仪是数字域检测的基本仪器,它在数字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时域测量中的示波器,在微机上开发逻辑分析仪系统,可充分利用微机的硬、软件资源,有较高的性能价格化,使用方便,功能易于扩充。文中对逻辑分析仪作了简单介绍,探讨BH-L32逻辑分析卡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实际调试该逻辑分析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4.
由MCS-51系列单片机组成的数字触发脉冲输出电路,可以方便地做到多种触发脉冲信号的输出,容易扩展不同功能,移相控制角易于调节,能够满足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不同要求,系统制作和程序的编写难度也不大,能够较好地解决模拟触发脉冲电路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5.
对一种新型仿制的触发真空开关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主电压从1kV到10kV变化,相应的主电流从7kA到70kA变化,得到的触发电压、导通时延和触发电阻与典型的触发真空开关相比较,性能更稳定,其中10kV的高电压连续做了105次,开关均能正常导通,并且电极的烧蚀较小,说明开关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验的结果对下一步的开关设计和应用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了一种以MSP430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首先分析了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然后给出了直流调速系统的硬件模块化设计,最后确定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并给出相应的软件设计。该系统易于维护,抗干扰能力较强,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应用于很广泛的直流调速领域。  相似文献   
157.
在低切换延迟移动IPv4的延迟注册切换和代理缓存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中使用双向边隧道的一种平滑切换机制.该机制缩减了不适用于无线局域网的链路层触发,结合提出的减少链路层和网络层切换时延的手段,在实现平滑切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切换时延,更好地接近无缝切换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该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切换过程中丢包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平均500 ms以上的切换时延,使TCP的有效吞吐量提高了70%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无线局域网中站点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58.
在C/S体系结构中,由于前后台开发工具的不同,前台客户端程序极易产生异常。本文以MS_SQL Server 2000和Delphi 7.0为例探讨了在编程中如何捕获异常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9.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C868单片机控制的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方法应用C868单片机作为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控制核心,控制2组反并联的移相可控整流桥。结果直流电动机速度可按照给定调节,转向可逆,性能良好。结论基于C868单片机控制系统具有简单可靠和智能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0.
为了确定已有的通用网络模拟器和P2 P网络模拟器能否很好的支持移动对等网络模拟,比较和分析了已有的二十余种网络模拟器的特性,得出了仅有极少数网络模拟器较适合移动对等网络覆盖网模拟的结论,并以其中一种模拟器为例,给出了移动对等网络覆盖网模拟的开发步骤,最后提出了移动对等网络覆盖网模拟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