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膜乳化法制备微小粒径单分散乳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制的SPG(Sh irasu-porous-g lass)膜乳化实验装置研究了制备具有微米级粒径的单分散乳化液体系新方法。对于给定微孔膜孔径条件下,连续相流速和乳化压强成为膜分散过程主要控制因素,对所制备乳液粒径单分散性质起决定作用。对于给定的乳化压强,连续相流速增大,制得的乳液液滴尺寸减小,乳液单分散性增强;保持较高的连续相流速,在临界乳化压强以下,逐渐增大乳化压强使得乳液液滴尺寸增大,乳液单分散性几乎不受影响,超过临界乳化压强后,乳液液滴尺寸急剧增大,乳液单分散性变差。根据上述规律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使用孔径为0.9μm的SPG膜进行煤油/水体系的膜乳化实验,合成平均粒径3.24μm,分散度为0.56的O/W型稳定乳液。  相似文献   
16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2 sensor operating at low temperature, which was fabricated by ZnO nanoparticles-loaded In2O3 hollow microspheres composites. SEM, XRD, XPS and HRTEM were executed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y and microstructure of ZnO–In2O3.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pure In2O3 and ZnO–In2O3 composite sensors was tested. The NO2 sensing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were greatly improved in contrast with the pure In2O3 sensor at the optimized operating temperature (75 °C). ZnO–In2O3 composite sensor exhibited an obviously higher response (805.2 for 100 ppb NO2) than that of the pure In2O3 sensor (14 for 100 ppb NO2). In particular, the response/recovery rate of ZnO–In2O3 composite sensor was greatly improved in contrast with the pure In2O3 sensor. The n-n heterojunctions created at ZnO–In2O3 interfaces improved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3.
通过PCR扩增化学合成了PACAP和GRF基因。构建了PACAP、GRF单基因和PACAP-GRF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3种真核表达载体在CHO细胞均有表达,RT-PCR、Dot-blot、Western-blot结果阳性,通过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液中蒸发法将3种重组质粒制备成微球,通过肌肉注射给小鼠和獭兔,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累积增重与生理盐水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双基因组增重效果优于单基因组;双基因组对IGF-1促分泌作用也高于单基因组。首次证明了PACAP和GRF双基因共表达,对动物的促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4.
反向微乳法制备单分散纳米二氧化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以Span80和Tween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反向微乳液,研究了不同配比的Span80-Tween60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利用Span80-Tween60/环己烷/水(HCl)反胶束微乳体系水解正硅酸乙酯制备出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15~40nm的二氧化硅粒子,探讨了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R)、水与正硅酸乙酯的摩尔比(H)对SiO2粒子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Span80和Tween60质量比为2∶5时,微乳体系有较大的溶水能力;SiO2纳米粒子粒径随着R和H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5.
磁性Fe3O4明胶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然后用异丙醇为凝聚剂采用单凝聚法制备磁性Fe3O4明胶复合纳米粒子。考察了明胶浓度与异丙醇的体积以及Fe3O4含量对粒径分布及性能的关系。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Zetasizer粒度分析仪测量磁性明胶复合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及差热分析进行结构和热稳定分析。结果表明磁性Fe3O4明胶复合纳米粒子中的Fe3O4纳米粒子被明胶所包覆,而且粒径很小,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6.
微球在药物合成及释放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利用传统的高剪切乳化技术如相分离法、沉淀法等制备出的微球存在尺寸分布广、结构不可控的缺点。本文研制了一款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全自动连续微球制备仪,该仪器以ARM系列STM32F407型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其各个执行模块的动作,同时单片机与触摸屏PC机进行数据交换处理,实现了全自动连续制备微球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仪器连续工作80 h工作稳定,且制备出的微球粒径均匀、结构可控。  相似文献   
167.
目的,研究纳米SiO2微球组分及制备影响因素、微球表征以及利福平纳米微球的释放效果。方法:1)正交试验选出制备纳米SiO2微球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2)乳化剂挥发法制备利福平纳米SiO2微球,并考察和表征其粒径大小、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3)利福平纳米二氧化硅微球释放评价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水平组合为A1B3C3D3,即纳米Si02粒径10nm、PLA 80mg/ml、明胶40mg/ml和二氯甲烷:丙酮=2:2。制备的利福平纳米SiO2微球外观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可控。影响载药量因素最主要为聚乳酸含量,其次为两种溶剂(疏水与亲水)的比例,然后是孔径和稳定剂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利福平纳米SiO2微球其载药量、包封率均在60%以上,且体外释放稳定,符合药物缓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8.
为了增加药物的靶向性、负载性及控释性能,将其包覆在微球中。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制备微球的载体。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凝聚法、溶剂蒸发法等。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169.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NaSS)为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制备了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PS)功能微球,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动态光散射(DLS)、Zeta(ζ)电势分析仪、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同步热分析仪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交联剂、共聚单体的用量对微球粒径及表面电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微球粒径在100~400nm 之间,表面带负电荷,呈单分散性;共聚单体用量增加,微球粒径减小,表面ζ电势增强;微球表面电荷基本不随放置时间变化而改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0.
引入少量的示踪物氧化钐,磷酸盐玻璃的工艺性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制成玻璃微球的方法可以不变。这种微球经中子活化后,在发生β衰变的同时,还伴随γ衰变,放射出的低能氧化钐后,磷酸盐玻璃微球的化学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这是一种多功能的内放射医疗玻璃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