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10篇
系统科学   178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70篇
综合类   3406篇
自然研究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裂隙岩体有效弹性模量估计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裂隙随机分布和不考虑裂隙闭合效应的前提下,提出将单个裂隙置于Taylor介质中,以此为基础分析单个裂隙的力学行为,进而分析裂隙相互作用效应对岩体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Betti能量互等定理和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裂隙岩体有效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的理论表达式,探讨了3种有效模量随裂隙密度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与Taylor方法和自洽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62.
采用Faraday光谱方法,系统研究了交流(Zeeman调制)、直流(光强调制)磁场下,NO2气体分子的光谱信号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NO2分子的光谱信号与外加磁场呈线性关系,由此提出了一种NO2分子Faraday效应磁强计,预期可以测量5×10-3~100 mT,DC-1 MHz范围内的磁场,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63.
U形渡槽水体大幅晃动的ALE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有限元方法分析大型u形渡槽结构中流体的大幅晃动问题;针对不同的水位,研究渡槽结构在谐波激励和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数值分析表明,渡槽结构中水体的晃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随着水位的增高,水体晃动的非线性增强;同时存在某一水位使得水体的晃动幅度产生突变增大.  相似文献   
64.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出发,详细讨论了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中的摩尔热容。提出了用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中的初、终态温度来确定对应过程吸、放热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采用三组分溶剂对胜利柴油馏分进行了溶剂脱酸精制研究,考察了精制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剂油比为0.25~0.3∶1、常压、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可将酸度小于120mgKOH/100mL的柴油,降至5mgKOH/100mL以下,达到优等品标准,且不影响馏分组成和闪点.萃取液在蒸发前可直接使用3~4次再去蒸发.直接回收得到的环烷酸酸值达190mgKOH/g左右,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2-十一烷基-N-鼓甲基-羟乙基咪唑啉(UHCI)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了吸附层与胶团的组成和分子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UHCI与SD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TiO2负载Ni、Cu和Ni—Cu合金催化剂中SMSI效应,及其对CO加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载于TiO2上的金属组分与载体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H2和CO吸附的变化及还原温度的提高;载体TiO2的作用是使CO的吸附出现了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外的卧式吸附态(M…C=O→Tin+),引起CO活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C=O键的断裂而形成表面碳物种;双金属Ni、Cu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均匀的合金相,该活性组分与载体TiO2的共同作用,对CO加氢中C2物种,特别是乙烯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68.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