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1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国内新近研制开发的细旦丙纶纤维,本文依据服装舒适性理论,运用常规客观测试方法,对细旦丙纶针织物的液态水传递能力、液态水保持能力、透气性能,放湿干燥性能进行了探讨,最后用灰色聚类判别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2.
针对国内新近研制的细旦丙纶纤维,本文对其试验服的湿舒适性进行了主观穿着测试分析。探讨了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三类方法(常规容观试验、假人试验、主观试验)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对应分析的数学方法分析了形成不同细旦丙纶针织物透湿差异性的原因,总结了开发具有良好湿舒适性的细旦丙纶织物的一些原则和规律。  相似文献   
73.
实验测定了平均尺寸4.2nmCuCl晶簇的室这紫外和可见光吸收谱线,给出了He-Ne激光束辐照下的光吸收谱线,在3.187eV处有宽度0.62meV的吸收尖峰。  相似文献   
74.
提出了发酵法酒精生产中二氧化碳所含淡酒回收工艺。通过分离机理的研究,提出了设计方法,并通过工业规模装置验主了其正确性,新工艺比旧工艺多回收淡酒3-4倍,降低总压降40%,投资6万元,年回收酒精价值12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18天,新工艺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产品质量,一年来运行稳定、正常。  相似文献   
75.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影响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了解这些因素变化如何影响制冷循环的COP值,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使制冷循环的COP值达到最大;并指出完全回收制冷循环的精馏热可使循环的COP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分析结果可为今后制冷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群论方法和分子轨道理论为基本概念,用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和电荷迁移光谱解释配合物的颜色及颜色强度。  相似文献   
77.
大白鼠对蒿甲醚的快速吸收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LC扫描法研究大白鼠对蒿甲醚(MDA)的快速吸收及MDA在其体内的分布,结果表明,MDA在大脑、肌肉中可以维持较高浓度及较长时间。在代谢活跃的肝、肾等脏器中则维持的时间较短,分布的量也较少。按每kg体重给药80mg,60min后,在MDA在大白鼠血球与血浆中的浓度之比为0.53,120min后在血浆中的浓度为1.204×10^-9mol·L^-1,但在其他脏器中都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78.
生物光色材料细菌视紫红质(bR)分子的光循环具有两个主要光活性态-基态B(568nm)和最稳中间态M(412nm)。用它们吸收带波长的光照射bR将分别引起分子的异构(B→M)和复构(M→B)光反应。本文首先研究了化学增强bR膜的互补调制饱和吸收,即多光束照射引起B、M各态粒子数比例变化,多光束之间互补调制输出光强。研究发现,当568nm和412nm双光束同时入射长M态寿命的bR膜时,存在阈值光强I  相似文献   
79.
合成三种N,N'-1,4-亚丁基双螺吡喃和双螺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这些化合物熔点比相应的单螺环化合物高。还研究了闭环体与开环体(部花菁)的光致变色性能,发现双螺环化合物开环体的热稳定性较单螺环化合物高。  相似文献   
80.
生理溶液中磺化酞菁溶液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溶性磺化酞菁能选择性地滞留在肿瘤组织中,是一种新的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敏化剂。有关酞菁化合物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机制到目前还不清楚,而在生理条件下光敏剂的状态研究对阐明其机制有重要意义。在生理条件下(pH=7.2, 0. 15 mol/L NaCl水溶液)对合成的 3种磁化酞菁(ZnPcS,ClAlPcS,H2PcS)进行吸收光谱研究,探讨了它们在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结果是ClAlPcS在实验的条件下不发生聚集,而其他两种都呈聚集态。通过分析为二聚体,并获得了平衡常数和单体摩尔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