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9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124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7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47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命令型行政理念,树立新型的现代行政法理念。行政契约以其固有属性和内在本质在行政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行政法理念。  相似文献   
92.
试论井冈山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精神是革命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发利用井冈山精神不仅可能,而且很有必要,十分重要。必须在科学把握井冈山精神实质的同时,依托高校党委的政治优势和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原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3.
真正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现代文学 ,是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大量地区性的现代文学史料的整理出版 ,不仅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可能 ,而且本身就包含着研究的眼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努力 ,仍未摆脱建构现代性大叙事的诱惑 ,其研究潜力因此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将地域文化视角转化为对话性的解构力量 ,反思现代性大叙事对差异性的压抑 ,是激活其研究潜力的关键 ,目前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出现。  相似文献   
94.
与相应的审美氛围、审美风范双向对生并走向整生的民族审美活动循环圈 ,构成民族生态审美场。民族生态审美场是民族生态审美学的整体对象 ,它的逻辑结构统观化整生化展开 ,构成当代民族生态审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5.
论中西管理文化融合创新的趋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管理文化的融合创新,应立足各自传统管理文化原创中的现代价值,结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行现代管理文化理念的创新,并且在管理实践融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理念与认识的趋同。  相似文献   
96.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际物流现状和中国物流的差距;讨论了这些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认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改造。  相似文献   
97.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顾颉刚的疑古史观是我国史学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变的桥梁。它反对封建意识,运用近代科学研究方法,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建设提供了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它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将历史辩证法运用于史学研究。疑古史观还体现了对史学主体意识和主客体关系的重视,为史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9.
现代反科学主义思潮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反科学主义思潮的科学文化观是对科学主义思维方式的反动。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文化观,它有其片面性和偏激性,但对于我们今天科学文化观的“格式塔”转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运用比较演绎的方法,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的树立,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高等不同角度剖析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目的是警示后人,要坚持邓小平的合作外交,以成功的国际合作方式来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