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5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62篇
系统科学   86篇
丛书文集   610篇
教育与普及   2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8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66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1322篇
  2010年   1097篇
  2009年   1252篇
  2008年   1423篇
  2007年   1693篇
  2006年   1436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1122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772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严权 《高等职业教育》2007,16(5):7-8,16
文化功能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依靠农村职业教育建设农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考察了斯泰福大学的管理架构与办学特色,认为英国地方大学的崛起与发展,是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朝着应用型、现代化方向转变的重要举措,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同类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3.
人本主义写作教育是以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写作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作文心理的研究,让教学生作文与教学生做人同步推进,创设积极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写作佳境,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54.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本文探讨了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如何以课本内容为素材,挖掘学科德育内容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中国现当代寓言创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当一部分作品从立意到表现却存在着脱离讽喻性、失去故事性、忽视原创性的倾向。中国现当代寓言的创作应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56.
大学形象及其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形象是大学无形的财富,她由自然形象、历史形象、品牌形象、校长形象、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形象构成,既是学校走向成功的结果,更是学校走向新的成功的更大的前提。文章就如何塑造大学形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7.
思想政治工作被视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就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受到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诸多困扰,使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解决新问题巳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58.
建构全纳教育理念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 《泰山学院学报》2007,29(4):114-117
全纳教育是21世纪国际教育的新思潮,体现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理想境界。借鉴全纳教育的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学习观、课程教学观等先进教育理念,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9.
运动负荷是身体练习给人体带来的生理负担.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对一节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节与控制过程.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应通过练习与讲解、练习与示范、练习与纠正错误、练习与变换练习等四种互动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6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maps of the moon produced in the mid-seventeenth century by Jesuit Giambattista Riccioli (1598-1671) and Johannes Hevelius (1611-1687), whose cartographic projects competed for widespread acceptance. Although Hevelius’s Selenographia (1647) was applauded for its many detailed, self-engraved pictures of the moon, his cartography and proposed nomenclature were supplanted by Riccioli’s as offered in Almagestum novum (1651), in spite of the latter’s simplistic pictures and promotion of geocentric cosmology. Exploring this paradox through pictorial analysis, three types of images common to both Selenographia and Almagestum novum are compared, employing an analytical tool developed by Svetlana Alpers in The art of describing (1983). A focus on this debate exposes the tensions evoked by new technologies of vision and competing cultures of visual epistemology in seventeenth-century astronomy. As both selenographers grappled with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representation and what kinds of knowledge could be generated visually,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ir competing projects pres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urse of visual astronomy, as well a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visual technologies’ in a period of controvers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