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9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99篇
系统科学   298篇
丛书文集   163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643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44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语音报警的新型报警器,文中针对本报警器在设计和使用时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2.
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存取机制,根据面向对象语义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类、对象的存储模型以及一种可查询类层次对象和单类对象的复合对象索引机制,对象标识的选择便于对象的查询,在此之上实现了复杂对象的存储管理  相似文献   
143.
阐述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讨论了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模型,介绍了数字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的测试方法和实测数据,并提出了数字移动通信传播特性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4.
作者着重对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规则脉冲激励长时预测(RPE-LTP)语音编码方案中的RPE编码部分进行了研究。为了降低编码比特率,提出了一种每子帧10个激励脉冲的新方案。对它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12kbit/s的编码率下,这种方案满足GSM建议06.10,即对单个正弦波的帧信噪比要求。又用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代替RPE-LTP方案中的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  相似文献   
145.
作者在文章中探讨了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一种优选编码方案-GSM 13kb/s RPE-LTP编译码方案,又着重研究其算法,计算反射系数的协方差斜格算法和自相关法窗函数的选取。该方案用C程序实现且采用实际录制的语言与正弦信号进行测试,性能与原方案基本相同。最后用TMS320C25高性能硬件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46.
对一种可用于储存高温余热及电厂电网谷期电力的相变储能换热器装置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对装置在多种工况下工作进行了模拟实验,并用数值法从理论上求解了非稳态条件下相变储能换热器中凝固与强迫对流耦和的问题,分析了热交换流体入口温度、流量、相变材料厚度、流道长度等多种参数对装置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结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点,从整个电力系统出发,采用随机模拟方法,分析计算了抽水蓄能电站人电力系统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8.
从理论上分析、引出并证明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映射——ZL映射。从而构造了一个有主要应用的算法——ZL算法。并把它应用于解决磁盘存贮中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寻找数据的时间,提高了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LCD控制器和微机通用并行接口结构的分析,提出一种利用微机通用并行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并已成功地应用于便携式数据采集与故障诊断仪上。  相似文献   
15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储渗空间类型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受组构控制角度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存在着4类储渗空间,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与盐膏溶蚀有关的缝孔洞是同生期暴露大气水作用的产物,白云岩中与白云石溶蚀有关的缝孔洞则是同生期大气水与海水混合作用的结果。文章还进一步建立了各类储渗空间的形成演化模式,提出了它们的有利发育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