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7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63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3201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运用托达罗基本分析模型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人力资源转移问题,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就业形势等因素以及教育水平、文化差异、心里舒适度等个人心理成本因素的影响.在托达罗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开发背景,提出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增强城市吸纳能力和扩大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转移方向,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人力资源转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2.
利用自制的土槽装置,室内模拟入渗氮素在不同坡度河岸带表土层中的运移过程.通过观测取样点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渗流水体出流时间以及水体中TN,NH4+-N浓度,探讨不同坡度河岸带土壤水分运移特性以及坡度对入渗河岸带表土层氮素截留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河岸带坡度越小,入渗水流在表土层中的停留时间越长,河岸带表土层对氮素的截留效果越好,但土层深度不同,截留效果差别较大;坡度越大,河岸带表土层对氮素的截留效果越差,但土层深度不同,净化效果差别不大;坡度大小与NH4+-N,TN截留率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3.
蒸发波导是近海面大气环境中出现概率最高的一种大气波导,利用蒸发波导可以实现雷达超视距探测.然而,由于蒸发波导的存在,雷达的电磁盲区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对岸基、舰船雷达的探测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基于射线追踪技术,构建了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微分计算方法,并对蒸发波导环境中的岸基、舰船雷达电磁盲区随雷达天线高度变化特征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4.
水泥土挡墙可参照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设计。水泥土挡墙的厚度、强度与深度用试算法确定,根据初步拟定的参数,进行挡墙稳定性验算,必要时进行适当修改,直到满足设计要求为止。泵站前池下游端挡土墙基底应力不满足地基允许承载力的要求,需进行地基处理,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5.
作者介绍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近海的M9.0特大地震的震后研究情况,日本列岛M8.0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地理环境,大地震在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关东地区、东海道地区的活动历史以及对下一次东海地震发生时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地震中长期预测的现状及相关基础研究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在工程应用研究中应该避免的错误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6.
在剖析创新型园区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创新型园区建设是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园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7.
Four new species of the parabathynellid genus Nipponbathynella Schminke, 1973 are described from South Korea (Nipponbathynella leesookyungae sp. nov., Nipponbathynella donggangensis sp. nov. and Nipponbathynella wanjuensis sp. nov.) and Japan (Nipponbathynella shigaensis sp. nov.), raising the number of known species to seven. Nipponbathynella leesookyunga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vex ventral surface of the labrum and the rich ornamentation (with three spinules and two teeth) of the exopod of male thoracopod VIII; N. donggangensis by the distal spine on the distal maxillular segment with many dentils; N. wanjuensis by the endopod of the male thoracopod VIII with one seta (instead of two) and the serrated endopodal spur of the uropod; and N. shigaensis by the basipod of thoracopods II–VII carrying strong hairs on their outer margin. The three new and one known (Nipponbathynella pectina) South Korean species share a bur-like inner lobe of the male thoracopod VIII, suggesting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one-segmented exopod on thoracopod I and two-segmented exopod on the thoracopods II–VII, the bell-shaped male thoracopod VIII and the uropod with sympod carrying a large distal spine in addition to several proximal spines of smaller size, with endopod drawn into a spur and with exopod carrying a seta, a clos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Nipponbathynella and Arisubathynella Park and Eun, 2012 is proposed.

http://zoobank.org/urn:lsid:zoobank.org:pub:9650379F-C249-473C-AAA4-B3D638B96322  相似文献   
118.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与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了断裂带丰富的深部结构信息。这些剖面显示,郯庐断裂带已切穿了整个地壳,并且向下延入上地幔;该段断裂带在深部显示为陡立的走滑构造,浅部为伸展断层及断陷盆地所叠加,最后又发生过一期明显的逆冲活动;该断裂带的走滑构造在渤海湾内继续存在,指示其早期的走滑活动中向北延入了渤海内;该断裂带内部及其旁侧,浅部的断陷盆地发育与深部的高导层(带)紧密伴生,反映断陷盆地发生时在地壳深部都出现了软弱拆离带,也指示了岩石圈减薄中地壳内所发生的深部过程。  相似文献   
119.
考虑断裂过程区的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前的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实验资料,同时采用数值模拟实验的方法,基于双K断裂准则,分别计算了混凝土Ⅰ-Ⅱ复合型断裂试件失稳断裂破坏时,断裂过程区影响的临界有效裂缝长度ac及应力强度因子KⅠ、KⅡ。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建立了考虑断裂过程区的新的Ⅰ-Ⅱ复合型断裂K判据,并与课题组以前的K判据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0.
复合土钉支护是土钉与预应力锚杆(索)、搅拌桩(止水帷幕)、微型钢管桩等支护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固支护型式相结合而成.但整体作用机理并非各部分支护的简单叠加.本文主要结合一个复合土钉支护工程实例,来分析复合土钉支护中各部分支护形式所起的作用及计算原理.土钉是主要的受力结构;预应力锚杆可抵消掉一部分土压力,有效减少支护土体上部的水平位移;搅拌桩主要起止水帷幕作用,同时有利于坑底的抗隆起作用;微型桩能起到增强坑壁刚度的作用,减少坑顶水平位移和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