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1篇
  免费   1047篇
  国内免费   465篇
系统科学   270篇
丛书文集   173篇
教育与普及   8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94篇
综合类   1122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448篇
  2012年   610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795篇
  2006年   721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In this paper, a new model to analyze laminar forced convectiv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is develop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are- i) a new formula of the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 is used; ii ) a real heat transfer process is considered; that is,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occur not only between working fluid and microcapsules, but also between the mixture and tube wall; iii) the new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newly developed axisymmetrical dual reciprocity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DRBEM) with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is used to solve the control equations of this problem. The new model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data. Some new physical results on the vari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 with space and time during phase-change process, the time-marching history of the phase-change interfaces and so on are obtained. Several main physical factors that affect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are numerically analyzed. Some new understandings for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the functionally fluid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952.
环境气压干燥新工艺快速合成SiO2气凝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廉价的水玻璃为硅源,用乙醇(EtOH)/三甲基氯硅烷(TMCS)/庚烷混合溶液浸泡水凝胺,使对水凝胶的溶剂交换和表面改性在一步完成,在环境干燥条件下合成了SiO2气凝肢.所合成的SiO2气凝肢为轻质透明的块状固体,密度为0.128~0.165g/cm^3,孔隙率92.4%~94.2%.利用FT—IR、SEM、TEM和BET吸附对气凝肢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凝胶为纳米介孔结构,粒子直径和孔径分布均匀,断面呈现明显的蜂窝状结构,孔径13nm左右,比表面积约618m^2/g,表面带有较多的Si—CH3基团.  相似文献   
953.
改善顶煤冒放性是综放开采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顶煤冒放性与煤体裂隙发育程度有着很大的联系。工艺巷深孔爆破就是利用爆破产出裂隙,在不影响采煤机正常割煤、不会对支架造成威胁的情况下改善顶煤的冒放性。主要介绍了工艺巷深孔爆破参数的确定及其在现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4.
为了寻求清洁能源。充分利用煤炭资源,采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通过应用膜分离法及PSA相结合方法来提高煤炭地下气化煤气中氢气质量分数。对于浓度低的,先用膜分离使其“提浓”,再进行PSA吸附,使其“提纯”。会得到高纯度氢气,同时其成本远远低于其他提氢方法。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方式制氢气是化石燃料制氢气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55.
橡胶隔震支座竖向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全面评价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特别是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的竖向性能.对铅芯橡胶支座和天然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这两种隔震支座在压缩剪切变形状态下偏压竖向刚度以及竖向变形量等特性。结果是随着剪切变形的增加,隔震橡胶支座的竖向刚度逐渐减小;由剪切变形和竖向压力产生的竖向沉降量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全面评价橡胶隔震支座特性时,单纯压缩竖向刚度不足以全面反应橡胶隔震支座的竖向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956.
为了解决矿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问题,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减缓,逐步达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通过分析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了矿区环境系统模型功能和结构,建立了由环境污染破坏模型和环境保护模型构成的矿区环境系统模型,研究了环境质量分析方法,并分析探讨了矿区的环境质量因素和生态环境系统健康问题.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7.
基于数据流的频繁集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数据流特殊的数据类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流挖掘算法.该算法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优化方法,将边界集和频繁产生集结合起来.频繁产生集是频繁集的一种无损简缩表达方式.它所包含的模式数量比频繁集所包含的模式数量小若干数量级.边界集是频繁产生模式和其他模式之间的边界,通过观察边界集的变化可以生成新的频繁产生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58.
刘发前  王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40(12):2134-2136,2146
基于轴对称情况下土体的极限平衡理论,将圆形基坑主动土压力的滑移线解推广到非均匀堆载情况.通过分析得出基坑半径和土体参数对基坑主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发现与朗肯土压力理论一致.比较了非均匀和均匀堆载作用下的滑移线场和相应的土压力分布,发现基坑周围不同位置的堆载大小只影响基坑侧壁某部分深度范围内的土压力分布.因此,可根据基坑周围堆载的分布形式,定性估计得到基坑侧壁的土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959.
恒壁温条件的强化传热管实验研究的数据处理过程具有相似性,实验测量数据的处理比较繁琐。该文建立了一定的数学模型,对数据处理过程优化,编制可通用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很大程度上减小实验测量数据处理的工作量,提高数据的精确度。阐述了强化传热管实验数据的共同点,通过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建立了实用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模型。  相似文献   
960.
讨论了与CP和Cv有关的三个问题:(1)CP和CV是物质的性质;(2)dE=CVdT只适用于内能E仅与温度T有关的系统;(3)理想气体的(CP-CV)值不受分子内部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