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45篇
系统科学   192篇
丛书文集   68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综合类   40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1.
在矿山生产中,采掘机械的数量多少与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何以尽可能少的设备,通过优化配置来实现矿山的设计生产能力,这无论是对已开采的矿山还是对新建矿山,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地下采掘机械优化配置的方法问题,并以一实例给出了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12.
针对松藻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从弹性力学和随机介质理论出发,导出了采动地表溶洞顶板拉裂及稳定性计算模型;建立了溶洞跨距、埋藏深度及开采移动变形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了在松藻矿区基岩裸露条件下,浅地表溶洞受采动影响的变形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913.
确定矿房跨度的传统的设计方法———安全系数法,参数建立在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未考虑岩体本身具有的弱面和缺陷所造成的岩体性质、力学性质的非连续性和不均匀性。可靠度理论充分考虑了岩体的不确定性,其设计矿房跨度更加合理,为一种新的可靠的设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14.
本文从实时测定入手,寻求影响工作面开机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模拟、分析了提高该工作面开机率的潜在可能性及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系统能力、提高工作面产量。  相似文献   
915.
一种关联规则增量更新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一个新的事物数据库加到原有的事务数据库中,在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都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关联规则的更新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增量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算法从集合的角度出发,将事物数据库分为频繁项集集合和非频繁项集集合,从而在两个事务数据库可能出现的关系中,准确找出能够生成新的频繁项集的集合。在此基础上,利用给出的算法能够较为容易地发现新的关联规则。最后,分析了此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16.
基本图素集是采矿CAD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综合运用CAD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结合传统采矿工程设计的特点,提出了采矿CAD系统的基本图素集构造原则及基本因素集。对基本图素集中每种因素的描述方法、组织方式、适应性等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917.
为阐明采动和降雨入渗条件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变形和破坏规律,以贵州省纳雍县普洒滑坡为例,通过块体离散元数值分析,探讨煤层开挖扰动和降雨入渗作用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随着M10和M14煤层开采,山体上覆岩层向采空区方向下移,新生裂隙向坡表发育。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带高度随采空区范围的增大而增加,M10和M14开采结束后,裂隙带分别发育至30倍和40倍采高,坡顶深大岩溶裂隙向坡下扩展。降雨入渗后,上覆岩层裂隙带与深大岩溶裂隙贯通,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深大岩溶裂隙向坡表扩展形成贯通滑动面,岩溶坡体发生崩滑破坏。研究发现,地下采动是普洒老鹰岩山体变形破坏的控制因素,后续降雨是山体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18.
王正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9):8133-8139
为了掌握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段开采时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和工作面底板的应力及位移分布,并分析了分段高度和开采深度对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分段开采后,下部不同深度煤岩体卸压范围均呈长轴沿煤层走向的椭圆状,但卸压范围并不对称,底板侧和顶板侧的煤岩体卸压程度不同,靠近底板侧卸压程度更大。下部煤体卸压深度大小为底板侧>工作面中部>顶板侧。煤层底板不同深度出现不对称卸压区,靠近回采分段上端部的煤层底板处垂直应力明显集中。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段高对下部煤体的卸压深度范围影响较小。开采深度不同时,随着埋深增加,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集中区域增大,下部同一深度煤体的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均出现明显增加,开采深度对工作面下部煤岩体的卸压范围影响明显,埋深越大卸压范围也越大。  相似文献   
919.
在东庞煤矿大采高综采面高产高效开采技术研究及近十年开采实践基础上,全面论述了支架液压信息采集与液压系统故障检测技术、支架-围岩保障系统及综采装备技术改造方案,并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技术发展必须解决的装备问题。  相似文献   
920.
本文讨论了北皂煤矿“三软”地层下分层开采时顶板事故规律,并应用二维有限元无法分析了下分层煤体及其再生顶板中压应力和剪应力变化规律,还对支架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了顶板事故原因,也提出了预防措施,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