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1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Isothermal fatigue (IF)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H13 tool steel subjected to three different mechanical strain amplitudes at a constant temperatur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strain amplitude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teel samples. The samples' extent of damage after IF tests was compared by observation of their cracks and calculation of their damage parameters. Optical microscopy (O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Cracks were observed to initiate at the surface because the strains and stresses there were the largest during thermal cycling. Mechanical strain accelerated the damage and softening of the steel. A larger mechanical strain caused greater deformation of the steel, which made the precipitated carbides easier to gather and grow along the deformation direction, possibly resulting in softening of the material or the initiation of cracks.  相似文献   
22.
利用粉煤灰与石英砂制备微晶玻璃,并对其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通过对热处理后的试样研究发现:当粉煤灰质量分数为30%,未加TiO2时,试样在780℃加热时首先析出过渡相Ca2SiO。,在随后的高温晶化过程中,过渡相溶解消失,析出更稳定的平衡相钙长石;当TiO2质量分数为0—15%时,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在780℃加热时由析出梭形的Ca2SiO。微晶转变为析出粒状的钙长石微晶;当粉煤灰质量分数增加到40%,TiO2质量分数为3.5%时试样中出现网状微晶组织,而加入的形核剂TiO2质量分数达到5%时试样中无网状微晶组织出现,说明TiO2对网状组织的析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以蛋黄粉为原料,研究了水的添加量对蛋黄粉凝胶特性的影响.采用质构仪的HDP/SR和P/36R探头对凝胶的质构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加水量对蛋黄粉凝胶质构特性有显著影响;采用Ellman’S试剂法研究了加水量对凝胶表面巯基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加水量的增大,蛋黄粉凝胶表面巯基数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24.
插齿机刀轴常出现裂纹。本文探讨出现裂纹的原因,认为是热处理淬火后压力校直时压下力过大所致。在刀轴 C—N 共渗时将立装改为吊装,并控制校直压力后,未再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 CO-W-P电刷镀层加热时结构的转变。实验测定了镀层的等温和变温晶化综合动力学曲线及各种动力学参数。提出了瞬时晶化温度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晶化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发现晶化伴随有一个硬化效果很强烈的沉淀过程。CO-W-P刷镀层能显著增进热模具的使用寿命,主要原因在于模具成形时,同时发生晶化和沉淀析出过程,产生二次硬化效应,提高了模具表层的红硬性以及热磨损抗力。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竹子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报蒸煮终点纸浆硬度的经验公式,为电子计算机控制蒸煮过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7.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双相组织FeB+Fc_2B渗硼层经不同温度加热后硬度的变化,给出了一系列硬度分布曲线,对高温工作的零件渗硼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采用仪器测定和感官捡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使用乳化发泡剂和没有使用乳化发泡剂蛋糕的物性,定量分析了各种发泡条件对蛋糕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新型乳化发泡剂后,蛋糕的比容增大,口感明显好于普通蛋糕,而且使用乳化发泡剂后蛋糕糊的搅拌时间可减少一半,存放时间受温度的影响小,可以制造质量比较稳定的优质蛋糕。  相似文献   
29.
作者用X-衍射研究了热处理对Ni-Mo-P合金镀层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热处理温度升高镀层硬度增加,这与镀层中Ni_3P的形成有关。晶态Ni-Mo-P合金镀层的电阻率先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约500℃时达最大值,而后下降;对非晶态Ni-Mo-P合金镀层的电阻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600℃后几乎与热处理温度无关。  相似文献   
30.
ZL201合金半固态二次加热时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等手段,研究了采用近液相线方法铸造的ZL201合金坯料在进行二次加热时,α晶粒形貌演变和长大的规律.结果表明,半固态二次加热时,α晶粒形态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共晶组织的熔化阶段;第二阶段为α晶粒的球化阶段;第三阶段为理论液固成分的平衡阶段.在第一、二阶段α晶粒以合并方式长大;第三阶段α晶粒按Ostwald模型长大.二次加热温度影响组织演化进程,而保温时间决定α晶粒球化效果.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二次加热,能够在较短的保温时间内得到适合于触变成形的均匀细小的近球形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