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得出 :矿床次生晕中 Au,As关系密切 ,As是最佳指示元素 ;矿床原生晕特征在不同的成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热液成矿作用的早期石英 -毒砂 -黄铁矿阶段以富集 Au,Ag,As,Sb,Bi,W,Mo组合为特征 ,与岩浆演化关系密切 ,地表与之对应的氧化矿为“红矿”。成矿作用的晚期则富集 Au,Ag,As,Sb,Bi,B组合为特征 ,与其有关的热液流体为地下水热液 ,地表与之对应的氧化矿为“灰矿”。总体上分析 As,Bi,B,Ag为哲波山金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 ,对“红矿”可增加 Co,Pb作为辅助指示元素 ;最后给出了哲波山式金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并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同步检测血清中的甲、戊型肝炎病毒的IgG抗体的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鼠抗人IgG单克隆抗体,制成免疫层析测试条.血清中甲、戊型肝炎的特异性IgG抗体与测试条上金标抗体结合后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固相包被的抗原(HAAg,HEAg)、抗体(羊抗鼠lgG)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线条.结果自制的GICA试条与EIA对比检测血清标本188份,各单项指标抗-HAV IgG,抗-HEV IgG两法总符合率分别为98.9%,98.9%,检测灵敏度可达1μg/L.结论用于同步检测血清中的甲、戊型肝炎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的GICA试条的制备条件已基本建立,其检测结果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方法简便快捷且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粤桂边境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成矿条件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庞西垌—金山银金矿床位于广东廉江县与广西博白县的交界 ,是一个以银为主 ,含有金、铅、锌等伴生有益组分的银多金属矿床。研究表明 ,前寒武系—寒武系变质岩系是银金矿床的主要矿源层 ,其具有的高Ag和高Ag/Au比值特征 ,为本区形成以Ag为特色矿床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燕山期英桥花岗岩为成矿热液的形成和活动提供了热源 ,驱使以大气降水含有岩浆热液的混合水循环并对围岩混合岩和花岗岩进行淋滤 ,形成成矿溶液 ;多期次活动的庞西垌—金山断裂带不仅为花岗岩浆活动提供通道 ,而且使两侧岩石产生节理和裂隙 ,有利于热液的循环、淋滤和定位 ,并直接成为矿质沉淀的场所 ;含矿断裂的热液围岩蚀变作用是矿床最后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4.
皖南东至 泾县一带是安徽省主要的金矿 (点 )之一 ,而黄铁矿是本区中金矿床(点 )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之一 .论文应用先进的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对皖南东至 泾县一带金赋存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 ,得出初步结论 .结果表明 ,矿体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自然金为主 ,与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金的赋存状态一致 ;通过对本区微细浸染金矿带中花山、吕山、柴山、虎龙冲、管岭、白果树等金矿床 (点 )中黄铁矿化学成分和晶体形态等方面标型特征的研究来探讨本区金矿床 (点 )的成矿条件 ,为指出找矿方向 ,筛选出找矿靶区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5.
济阳坳陷永 92 1地区沙四段储层第Ⅳ油层组与第Ⅴ油层组具有相同的沉积微相 ,近似相同的埋深和构造位置 ,但其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第Ⅳ油层组储层物性差 ,非均质性强 ,含油性也差 ;第Ⅴ油层组储层连通性好 ,储层物性好 ,含油性也好。通过分析由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可容空间的变化发现 ,第Ⅴ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低 ,沉积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得以沉积 ,泥岩及杂基被进一步搬运到盆地中心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好 ;第Ⅳ油层组沉积时期 ,可容空间的生长速率高 ,单位时间内有足够的空间接受几乎所有搬运来的沉积物的沉积 ,沉积物得不到充分的分选 ,砂砾岩、泥岩及杂基同时沉积 ,因而其储层物性很差。  相似文献   
66.
准噶尔北缘典型金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噶尔北缘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及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等主要矿化类型.通过分析比较这些主要矿化类型金矿的REE资料,建立了各典型金矿床的REE配分模式,探讨了各矿化类型金矿床之间的REE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就成矿作用而言,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比较简单,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较复杂,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最复杂.  相似文献   
67.
以湖南锡矿山、云南木利和贵州晴隆为代表的华南层控型锑矿床,其共同特点是:位于长期活动的区域性大断裂带上,受一定层位限制,矿化岩层具二元结构,围岩有强烈的硅化蚀变。对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溶液来源于循环热水,成矿物质来源于沉积岩层,而与岩浆热液无关。  相似文献   
68.
湖南东坡矿田铅锌矿床是典型的沉积-热液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含矿岩系为中、上泥盆统。该区在早泥盆世末期就开始了拉张盆地的演化,拉张盆地的热沉降导致了成矿物质的早期富集和矿化。铅锌矿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盆地演化的同生断裂阶段成矿物质的初步富集、后生断裂阶段早期铅锌矿体的形成、千里山花岗岩的侵入。  相似文献   
69.
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产于糜梭岩之中。石英中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和碳同位素研究揭示,成矿流体为雨水和变质流体的混合体,富硫和碳,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变质流体,成矿晚期有大量雨水参与;流体成分以 K~ 、Na~ 、HCO_3~-、SO_4~=、CO、CO_2、CH_4和水为主.硫、铅同位素研究揭明,金等成矿物质来源于云开群上亚群.结合地层中金丰度和区域性金分布研究得出,在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过程中,矿源层中金发生明显活化转移,并在构造扩容带聚集成矿.  相似文献   
70.
夹皮沟片麻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存了夹皮沟金矿区绝大部分金矿的夹皮沟片麻岩主要由TTG质斜长片麻岩及其中拉斑玄武岩质暗色包体组成,岩石化学上呈双峰特征和奥长花岗岩系列演化趋势,REE组成上均显示了较大的Eu正异常,δEu最高可达4.6,相似于西格陵兰等典型太古代高级变质地体中的双峰式片麻岩,与裂谷型太古代绿岩带中的双峰式钙碱性火山岩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