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综合类   73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用麻风杆菌经静脉内、后足垫和耳皮下多途径接种裸鼠。在裸鼠接种菌后307、334、497、和625天分别剖杀1—2只裸鼠,取接种足垫和耳部皮损、胭窝淋巴结、鼻、坐骨神经、尾部皮肤损害、舌、肝、脾、肺、肾和心脏称重后制成匀浆,作菌计数。同时各取部分组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裸鼠经过多途径接种麻风杆菌后,其菌量增殖明显高于以往报告的单途径接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尤其在接种部位的后足垫及耳部,最高菌量分别达到2.85×10~11/g(497天)和6.28×10~12/g(625天)。虽然麻风杆菌的世代时间近似,但对数生长期时间明显延长。结果也表明,多途径接种方法能使裸鼠发生更严重的病变和系统性播散。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经抗酸染色的足垫组织切片中,在横纹肌、血管壁内皮细胞和血管中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AFB)及菌团,皮神经束膜内外和雪旺氏细胞中也找到了许多AFB。最终在整个足垫组织中充满了AFB。HE染色呈瘤型麻风进行性病变,肉芽肿浸润由含大量AFB的泡沫细胞和巨噬细胞构成,直至泡沫细胞组成的麻风瘤病变完全代替了正常结构。各个部位相比较,低体温部位如足垫、耳、鼻及尾部仍然是麻风菌繁殖的优势部位。横纹肌及外周神经是麻风菌好侵犯之处,也显示了麻风菌在裸鼠体内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72.
万新华  朱晓翠 《江西科学》2012,30(2):236-237,261
介绍了利用H.264 SVC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优势,有效地实现不同终端和网络用户的分级接入,确保不同网络和用户之间视频图像的流畅传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3.
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多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影响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六种主要因素,为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解释提供参考,为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的干预与调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珠磨法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肠道内容物中细菌基因组DNA,然后用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GGE电泳后用电泳条带数字化软件Quantity One和统计学软件SPSS对影响肠道菌群的六种因素(年龄、品种、饲养环境、饲料、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Dice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年龄因素在早期(7和14日龄)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大,到28日龄后,菌群结构趋向稳定,饲料和饲养环境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品种和个体差异对肠道菌群也存在较大的影响,但性别差异影响相对较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结论以上六种因素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肠道菌群,但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动物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解释时应充分考虑避免或利用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吉林地产核桃油、松子油对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影响,以了解其营养功能.方法以不同剂量的核桃油、松子油连续给小鼠(6月龄)灌胃,并设立对照组.6周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0.05,不同剂量的核桃油、松子油对小鼠体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丙二醛的含量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次实验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核桃油、松子油可以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抗癌康胶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炭粒廓清实验,测定对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血清溶血素.结果 抗癌康胶囊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促进溶血素抗体的生成.结论 抗癌康胶囊对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机体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使用ICR小鼠开展体内染色体畸变实验,通过在不同时间点给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及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对比不同给药/取材时间点及不同给药浓度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共36只约7~8周龄ICR雄性小鼠首先随机分为药后18 h取材组和给药后24 h取材组,再下设COL 4 mg/kg体质量(取材前4 h,i.p.)和10 mg/kg(取材前2 h,i.p.)给药组,以0.9% 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对照,分别给予CP 0 mg/kg、10 mg/kg和40 mg/kg,每小组各3只动物。记录实验期间给药前后动物体质量。阴性对照组和10 mg/kg CP组间隔24 h分两次给药,40 mg/kg CP为单次给药。给药后18 h或24 h取材,取材前2 h或4 h分别腹腔注射COL。取材时摘取全部实验动物双侧股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制备Giemsa染色体标本用于分析染色体畸变类型,并计算每组平均结构畸变细胞率(不含ctg及csg,AC%)、结构畸变细胞率(含ctg及csg,ACG%)、多畸变细胞率(不含ctg及csg,MAC%)及多倍体细胞率(PC%)。结果 本研究所用CP和COL对动物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可行。与各小组内的溶媒对照组相比,所有CP给药组的AC%、AGC%和MAC%均显著性升高(P<0.01),且给药剂量高时染色体损伤更为严重;CP18 h-COL4h组的AC%、ACG%和MAC%均低于CP18 h-COL2h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使用高剂量的COL(10 mg/kg)可产生额外的染色体损伤。溶媒对照组中的结构性畸变类型绝大多数为裂隙,而染色体单体及染色体断裂是CP引起的最主要畸变类型。结论 开展ICR小鼠染色体畸变试验时,在CP给药后约18 h、COL给药后4 h取材较为理想。本研究通过对试验条件的摸索不但积累了背景数据,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7.
目的 采用长期精神紧张刺激建立动物抑郁症模型。方法 选用C57BL/6 J雄性4周龄小鼠17只,体质量(11. 05±1. 65) g,随机分为对照组、长期精神紧张刺激(LTMS)组。LTMS组单笼饲养并连续21 d每天给予猫惊吓3 h和剥夺睡眠12 h。实验组通过测定摄食量变化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行为学变化来判断建模是否成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TMS组摄食量明显降低(P<0. 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 01)。旷场试验中,LTMS组小鼠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 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LTMS组小鼠闭合臂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 01);进入开臂次数比例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5)。结论 长期精神紧张模型表现出行为绝望、活动能力下降、兴趣丧失、焦虑与抑郁症临床表现相似的症状,可作为抑郁症模型。  相似文献   
78.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老年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特征,患者表现为认知能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防治AD的实验研究领域,APP/PS1转基因小鼠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其能较好地反映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是一种较理想的AD动物模型。本文综述近五年来中药对APP/PS1转基因AD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从事研究肠道疾病及其他基础医学的科研工作者,需通过灌肠法来验证某种药物对肠道疾病的疗效或构建小鼠肠道疾病模型,但传统的灌肠方法操作过程易导致造模失败或小鼠死亡,并且目前市场上并无小鼠专用的灌肠设备,因此实验中迫切需要制备适合小鼠灌肠的器材。由于课题需要构建炎症性肠病模型,经实验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本实验已制作出适用于小鼠灌肠的灌肠器和肛塞,该装置具有制作简单、造价经济、效果明显、致死率低等特点,可以在小鼠灌肠的实验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小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影响,以了解其是否具有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松籽油、核桃油连续给小鼠灌胃6周,然后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的紫苏油、松籽油、核桃油在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测定指标即错误次数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次实验剂量范围内,不同剂量的紫苏油、松籽油、核桃油可以提高小鼠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