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9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71.
拟爱因斯坦度量是Ricci孤立子的一般形式.如果流形非紧,关于闭流形上拟爱因斯坦度量的势函数估计还没有结果.文章应用关于数量曲率估计的结果得到了完备非紧黎曼流形上关于拟爱因斯坦度量势函数的下界估计,并给出一个拟爱因斯坦度量的例子.  相似文献   
72.
网络信息计量学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来源于网络,文章介绍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概念,产生与发展,概述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3.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了三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它们加以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4.
 基于ISO/IEC 25010软件质量模型,提出了一种构件质量度量模型,运用模糊物元评价法对构件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度量模型和评估方法可作为构件管理者在对构件质量进行评价时参考.
  相似文献   
75.
以10个西部省会城市为研究样本,利用GIS图像处理技术对各个城市公共绿地景观格局及其500 m半径服务率、斑块密度、距斑块平均距离等指标进行数据化分析,以揭示各不同规模城市的公共绿地系统结构及其社会服务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西部省会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结构总体合理,服务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家标准,但一些大城市中存在公共绿地斑块密度小、分布不均衡和服务功能差的问题;系统结构分析表明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公共绿地系统的破碎化程度;相关分析显示公共绿地斑块系统景观连接度、斑块密度及500 m半径服务率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斑块平均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斑块面积无相关性;公共绿地斑块密度、500 m半径服务率和景观连接度与城市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6.
运用CK度量方法和MOOD度量方法分别从类和系统两个角度对UML类图实例实施定量计算,对度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此衡量UML类图模型质量的好坏,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有缺陷的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7.
Linux和FreeBSD内核进化有较明显的超线性趋势和内在规律.研究其开发成本是管理软件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找到一种简易又有足够精度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分析大型开源软件开发成本,有助于大型开源软件发展.以Linux的 54个内核和FreeBSD的26个内核版本数据作为时间序列 ,用指数平滑模型建模并做出预测 ,将预测结果与最新的Linux和与FreeBSD内核的实际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预测结果令人满意,表明该类模型可用于大型开源软件开发成本预测.  相似文献   
78.
在一款通用CPU设计中,应用了多种验证技术,包括基于测试矢量的验证,基于覆盖率的验证等等,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不同的技术显现出各自适用的时机和方式,实验和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各种验证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CMMI的表示和实践,阐述了CMMI中的软件度量,总结了CMMI中的度量分析实践。  相似文献   
80.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 the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 is quantified with GIS-based land use data set and gradient analysis of landscape metrics. A number of landscape metrics were computed along a 64 km long and 6 km wide west-east transect and another 66 km long and 6 km wide south-north transect. The results of transect analysis with class-level metric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could be reliably quantified using landscape metrics with a gradient analysis approach,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center could be identified precisely and consistently with multiple indices of the landscape metrics used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exhibited distinctive, but not necessarily unique, spatial signatures that were dependent on specific landscape metrics. These results seemed to characterize the urban core of the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 rather accurately and precisely: Agriculture patches were abundant and less fragmented; the urban land use types were extensive, having many small patches and highly frag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