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8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20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167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61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采用序批实验法对城市生污泥及熟化后的污泥Cu2+, Zn2+的吸附解吸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污泥、熟污泥Cu2+, Zn2+的吸附量均随平衡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且与生污泥相比,熟污泥的吸附能力较强,吸附量较大。利用Henry型、Langmuir型、Freundlich型等温吸附模型分析了生污泥和熟污泥Cu2+, Zn2+的等温吸附数据,发现用这3种吸附模型拟合均较好,其中Langmuir的拟合系数最高,但属于假显著相关, Freundlich为描述生污泥、熟污泥Cu2+, Zn2+等温吸附过程的最佳模型。生污泥、熟污泥的解吸量与吸附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熟污泥的解吸曲线滞后于生污泥的,表明熟污泥对Cu2+, Zn2+的吸附强度较大。总体而言,污泥农用前将其熟化,能增强其固定外源Cu2+, Zn2+的能力,降低它们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2.
为了更好地理解镉对人体的健康效应以保障人体健康,以典型天然雌激素雌二醇(E2)为代表,研究了E2与Cd的共同作用效应.主要研究了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周期分析、雌激素活性作用途径等.结果发现Cd具有雌激素活性,但与E2共存时发生拮抗作用,雌激素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周期研究表明,E2,Cd及两者混合物均能提高DNA合成期细胞比例,促进细胞增殖.增殖途径分析表明,E2,Cd及其混合物使细胞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拮抗作用的发生主要来自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E2和Cd可以诱导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而E2与Cd联合使Ki67的表达极大地降低.  相似文献   
973.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CSP漏斗型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及凝固传热耦合模型。针对结晶器内铸坯角部受到强冷的特点,对结晶器内热流密度采用修正方程进行计算,分析热流密度修正系数对铸坯凝固坯壳表面温度计算精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拉坯速率下结晶器内钢液凝固的特点,研究凝固坯壳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流密度修正系数后,铸坯凝固坯壳角部温度的计算值与实际情况更相符;提高拉坯速率可使铸坯凝固坯壳厚度减小;拉坯速率较大时凝固坯壳厚度随铸坯距弯月面距离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增长,拉坯速率为3m/min时,凝固坯壳在生长过程中厚度的增长有短暂的停滞现象;凝固坯壳对钢液流动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由钢液有效流动区域减少及两相区额外动量阻损造成的。  相似文献   
974.
用简单两步法制备ZnS/PbS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SEM、EDS、TEM、XRD、FT-IR和固体紫外等测试手段对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样品进行性能表征,发现所得复合微球由ZnS核和PbS壳构成,其平均粒径约为8μm;而且具有中空结构的ZnS微球表面被很多细小的PbS颗粒包覆形成核壳结构。UV-vis表明ZnS/PbS核壳结构复合微球在紫外-可见光区都有良好的吸收,说明其在光电器件领域中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外,还探讨了复合微球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975.
为研究不同形状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薄板产生的碎片云特性,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2D,利用光滑质点动力学方法(SPH)对圆柱形弹丸超高速正撞击单层薄铝板防护结构形成的碎片云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相同质量和速度条件下,不同长径比的圆柱形弹丸超高速撞击所产生碎片云的形态、轴向长度、径向直径、轴向速度等参量随弹丸长径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弹丸破碎程度和碎片云分散程度随弹丸长径比的改变而改变。随着弹丸长径比的增加,碎片云对航天器舱壁的损伤能力增强,弹丸对薄板的损伤程度减弱。该结果为航天器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和防护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6.
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在K9双面抛光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溅射功率的Al2O3薄膜,并对部分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利用X线衍射法对Al2O3薄膜退火前后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采用椭圆偏振光谱仪对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和消光系数进行测试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测射功率在100~300 W时,沉积的Al2O3薄膜退火前后均为非晶态;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透射率接近90%,为透明膜;薄膜的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薄膜在可见光波段的折射率n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平均值随溅射功率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薄膜消光系数k的平均值亦随溅射功率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7.
利用X一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InP半导体在H2SO4/H2O蚀刻溶液中之薄膜生长,分析P型InP(100)在酸性蚀刻溶液中表面氧化物的化学组成.实验中.一台12kW的铜旋转阳极x射线源用于保证高敏感度的表面型态分析.利用广角度衍射(WAD),从一个基体氧化物的晶格组界面检测衍射线来分析蚀刻溶液H2SO4/H2O每个衍射线出现可能引起的反应物表面层反射光束的干涉图案,生成物为具有单晶结构的磷酸铟水合物(InP04-xH20).观察到一组(nh,nk,n1)的广角度衍射中磷酸铟水舍物(InPO4·xH2O)相的反射峰,并且侦测到在每个反射光束的干扰振荡现象.利用感应电浆耦合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溶液中的铟(In)和磷(P)成分,分析InP在不同浓度的H2S04/1-120溶液中的溶解速率.观察发现,在InP的氧化表面上存在混合成份的氧化物和单一成份生成物.借着ICP仪器分析测试在照光或暗室下,InP在H2SO4/H2O系统的溶解率差异几乎是不可分辨的.藉由X射线结果对比JCPDS卡标准化合物中的数据.可获得酸性溶液蚀刻反应中各种表面氧化物的结构特点和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978.
农作物在重金属铜胁迫下生长,日光诱导荧光辐射特征会发生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植被受重金属胁迫的强度。在本研究中,采用不同铜浓度的污染土壤作为培养基,选取双子叶作物油菜进行铜胁迫生长实验,获取4个不同生育期以及7个不同铜污染强度下的植被叶片的反射光谱。基于叶片荧光光谱特征,采用PROSPECT模型反演方法从油菜叶片反射光谱中获得不同铜胁迫下油菜叶片的荧光光谱,提取荧光光谱峰值特征,并根据油菜不同的生长时期建立了红荧光峰值与叶片中铜含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提取荧光光谱方法的可行性,为大面积植被重金属含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9.
以云南省红河州大屯海中的鲫鱼为研究对象,对鱼体的组织采用微波消解法及对水体中的水样利用湿法消解法进行消解,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鱼体组织器官内的锌、铜两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鲫鱼体内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0.9±3.4)mg/kg、(3.51±0.25)mg/kg;大屯海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3.4±2.28)mg/kg、(9.8±0.72)mg/kg。  相似文献   
980.
为了实现对低速风洞强迫振荡试验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精确控制,需要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避免共振.首先,提出适合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线性弹簧理论,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 ADAMS搭建动力学三维模型;其次,通过对系统进行振动分析,得到系统固有频率满足强迫振荡试验要求的弹簧参数;然后,对系统进行受迫振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符合振动规律,验证了系统建模的正确性;最后,将每根绳索离散为10段线性单元,并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发现离散前后系统的固有频率值相近似,且满足强迫振荡试验要求,说明采用线性弹簧理论建立绳索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为了简化建模,无需将绳索离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