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80篇 |
免费 | 560篇 |
国内免费 | 133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31篇 |
丛书文集 | 1613篇 |
教育与普及 | 76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99篇 |
现状及发展 | 128篇 |
综合类 | 24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7篇 |
2023年 | 501篇 |
2022年 | 559篇 |
2021年 | 698篇 |
2020年 | 496篇 |
2019年 | 447篇 |
2018年 | 266篇 |
2017年 | 377篇 |
2016年 | 446篇 |
2015年 | 599篇 |
2014年 | 1224篇 |
2013年 | 1007篇 |
2012年 | 1211篇 |
2011年 | 1362篇 |
2010年 | 1397篇 |
2009年 | 1586篇 |
2008年 | 1627篇 |
2007年 | 1447篇 |
2006年 | 1183篇 |
2005年 | 1024篇 |
2004年 | 946篇 |
2003年 | 888篇 |
2002年 | 871篇 |
2001年 | 907篇 |
2000年 | 734篇 |
1999年 | 615篇 |
1998年 | 583篇 |
1997年 | 597篇 |
1996年 | 597篇 |
1995年 | 595篇 |
1994年 | 505篇 |
1993年 | 475篇 |
1992年 | 425篇 |
1991年 | 389篇 |
1990年 | 362篇 |
1989年 | 320篇 |
1988年 | 185篇 |
1987年 | 100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小组旅行规划(GTP)查询是空间数据库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迄今为止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目前尚无人考虑行程中新成员加入或现有成员离开的问题,也没有在行程规划中考虑兴趣点与查询需求的时间匹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两者相结合,提出了时间感知的动态组旅行规划查询(TDGTP)问题,该查询包含一组空间分散、动态变化的成员,返回满足该组成员的多个兴趣需求的一组对象及所规划的最佳路径.首先,基于真实的Euclidean空间,设计了一个包含空间文本和时间信息的综合索引TIR-Tree,利用TIR-Tree对空间文本和时间进行剪枝,以此来筛选出所有符合约束条件的兴趣点集;其次利用椭圆的性质,规划出ESRA算法对兴趣点区域剪枝,进一步筛选满足小组成员要求的兴趣点集;然后对兴趣点集使用BestTD算法进行最短路径查询,返回满足该组行程的最佳旅行距离;最后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143.
以日本统治时期的朝鲜慈江道和两江道共1 228个地名作为研究对象,从地理学角度,对慈江道和两江道地名进行分类与分布特征分析.将两道地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2个大类,以及山系、水系、方位、交通、意愿等14个亚类.两道总体地名类型分布为自然地名数量高于人文地名数量.两道在人文地名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均为意愿地名、军事地名和交通地名的数量为前3位.在自然地名中,慈江道的方位地名数量最高,两江道的山系地名数量最高.基于ArcGIS软件,对两道地名分别进行核密度、空间自相关、高程、坡度和坡向分析,得出两道地名分布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性和空间正相关性,两道地名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分布具有一致性特征.两道地名均集中于高程较低、坡度偏小、日照条件和强度良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4.
为了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监测信号中获得桥梁结构模态特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信号的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通过小波分解将GNSS信号分频,对各频段信号采用小波阈值降噪方法进行处理,并采用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以灌河大桥健康监测为例,对比研究了基于GNSS信号和基于加速度信号的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模态频率识别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分频段小波阈值降噪可有效滤除GNSS信号噪声,所提方法可以识别出灌河大桥多阶模态频率,与基于加速度信号的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识别结果吻合良好,最大误差在3.44%以内. 相似文献
145.
为实现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自动识别,基于随机子空间法(SSI)生成的稳定图,综合采用主成分分析(PCA)、k均值聚类法和层次聚类法,提出了一种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模态验证准则(MVC)向量的PCA分析结果,借助k均值聚类法初步剔除稳定图中的虚假模态.然后,分析层次树截断簇数和有效模态数量的关系,得到最优截断簇数的确定准则.最后,建立了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方法,并采用缩尺模型试验和实测桥梁响应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剔除稳定图中的虚假模态,自动确定有效模态数量,提升了SSI生成的稳定图处理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基于环境激励下结构响应数据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46.
施工企业如何建立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7.
三维魔方模型是研判空间要素多功能优势度分区的量化方法,能够直观表征空间功能的最优组合模式,为精准识别大运河沿线县域国土空间功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本文以“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功能为切入点,建立大运河沿线县域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三维魔方模型提出三生空间范围划定规则;以大运河流域青县段为研究对象,划定三生空间范围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基于三维魔方模型建立的单项功能适宜性和多项功能适宜性组合的三生空间划定规则,划定了大运河流域青县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范围,占比分别为60.46%、33.52%、6.02%。其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大运河两侧,包括550.58 km2的生态功能高适宜和最高适宜空间,是大运河流域良好的生态本底;48.23 km2生活、生产功能中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空间,是大运河流域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该研究成果丰富了“三生”空间范围划定的方法与技术手段,为大运河流域国土空间治理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8.
为剖析多交通态势下“一市两场”的可达性时空规律,优化航空运能分配。通过百度地图API数据,构建在不同时间特征的交通状态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模型,分析在驾车和公共交通2种出行模式下的两个机场可达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天府国际机场的投用使得成都市枢纽机场服务范围空间分布上趋向于“东西均衡”;在驾车出行模式下,两机场1 h覆盖范围在空间上互补;在公共交通出行模式下,两机场2 h覆盖范围在空间上互补;(2)驾车出行模式下的成都市机场可达性均高于公共交通模式出行,驾车出行模式的1 h覆盖范围开始出现重叠且1.5h可达性辐射范围已经完全覆盖主城区;而公共交通出行从1.5 h覆盖范围开始出现重叠,3h可达性辐射范围基本覆盖主城区且呈现“西部可达性较好,东部可达性较差”的现象;(3)以成都为中转点,双流机场的中转效率较高,显现出地理位置的优势,且成都市主城区东部边缘部分公共交通可达性极差;(4)天府机场及配套道路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成都县级区域可达性,其中成都市简阳市居民出行便利度显著提高,金堂县、青白江区周末出行拥堵大幅缓解。 相似文献
149.
为探究如何优化乌鲁木齐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城市在“三生空间”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乌鲁木齐市1980—2020年(每10年一期,共5期)土地覆盖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和InVEST模型估算生境质量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生态空间被持续压缩,生活空间持续增加,而生产空间则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型变化趋势。(2)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表现为草地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3)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持续下降,草地转变为其他生态空间是使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4)乌鲁木齐市的生境质量水平持续下降,草地、水域生态空间转化为其他生态空间是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土地利用转型会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生态持续改善提供保障,同时还能为协调新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0.
模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会受测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建模假设和参数估计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为研究模态测试中模态参数的不确定性水平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和费希尔信息矩阵的快速模态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探讨包括振动信号的采样时长、采样频率、采样信噪比和结构的阻尼比等多种因素对模态参数不确定性水平的影响,同时提出利用模态参数不确定性水平来优化传感器布置策略的实用性建议. 结果表明:模态参数的不确定性水平随采样时长、采样频率、信噪比和传感器数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结构阻尼比的增大而升高;对于均匀分布结构,多数传感器布置在结构顶部和中上部,少数布置在中下部时,模态参数的整体不确定性水平较低,是一种相对较优的传感器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